新聞資料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資料蒐集整理留存

平埔族群女性戲弄宰制男性性行為的「十八嬲」傳統習俗

【出處: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十八嬲」至少有二義,一指早期女性挑弄男性的歌舞曲名;另一則是指臺南縣麻豆、新化(大目降)在元宵節期間所舉辦的遊暗藝、神明遶境儀式的習俗。「十八嬲」,因嬲字有女性戲弄、宰制男性性行為的意涵,常被認為不妥而改為「嬈」字。

早期臺南縣的麻豆與新化(大目降)在元宵節期間皆有「十八嬲」的習俗。麻豆與新化(大目降)在荷蘭時期都是平埔族活躍的地區,受到漢人移墾與互動影響,兩地十八嬲的型態並不相同。麻豆地區「十八嬲」節慶習俗,是以今麻豆鎮興國路為界,分頂街與下街;兩聚落民眾從舊曆年開始,即以妝扮、遊藝相互對抗、批評諷刺或相褒獎。頂街與下街的區分,與商業交易有關,其遊藝活動大部分由商人出資舉辦,過程中雙方雖能以嘩眾取寵的舉動恥笑對方,卻不得暴力相向,最後一晚並在廟宇前舉行聯歡會。

新化(大目降)「十八嬲」習俗包括民間傳說、神明遶境儀式以及相關習俗三部分,其活動形式與平埔族女性性自主程度較高有關。依據本地民間傳說,大目降地理特質屬「八卦蜘蛛穴」,每年農曆年後蜘蛛精作怪,婦女都像中了邪一般,不做家事,放蕩浪漫,情慾的力量使婦女「攀籬笆、爬豬巢,無嬲擋粅稠」─即使攀爬圍籬或豬巢,也要設法外出夜遊會情郎。眾人對此現象皆束手無策,只好求助於神明,經媽祖顯靈指點,必須請出街內七星眾神遊街,配合善男信女手持火把掃除蜘蛛精,才能解除,於是形成元宵節期間大目降各角頭廟聯合遶境與歡慶的習俗。

大目降「十八嬲」神明遶境儀式與大目降街形成有關,是多元祖籍漢移民聯合建構街內共同意識的社會整合行為,同時也促進及維持媽祖成為公廟信仰的運作習俗之一。大目降「十八嬲」民間傳說文本,以神怪傳說擬似合理的解釋,將「嬲」與女性親人間的關係,轉嫁為嬲與蜘蛛精的關係,運用「去個人特質化」、「去關係化」的技巧,區隔女性與嬲的關連,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的作用。

民眾利用蜘蛛精神怪傳說,將元宵節期間女性性自主的行為「去個人特質化」,一方面找到了替罪羔羊、元兇,另一方面也間接否定女性性自主的權力。這種認知改變的方式,對於自己因採用漢人性價值規範,可能因此感到沒面子的處境,有了解套的機會;同時也不需要再譴責女人嬲的行為,是屬於「不損己不責人」的調適策略。

此種藉著神靈信仰袪除女性性自主的開放行為,與同一時期平埔部落如楠梓仙溪與荖濃溪上游甲仙、六龜等地平埔族人,仍保留「元宵暝去走生」、「元宵暝是查某暝」等,女性能任意自主地向部落男性要酒喝、夜遊、性戲謔不同。依西拉雅遷徙以及埔漢族群歷史互動推斷,新化「十八嬲」可能是漢人社會形成過程中,對於平埔族殘存的兩性遺俗的壓抑與轉化;它是透過宗教信仰的社會整合力量,集體壓制女性性自主權,營造男尊女卑的漢人社會型態。

參考文獻一:李亦園,1986,〈從文獻資料看臺灣平埔族〉,《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頁49-76。臺北:聯經。
參考文獻二:潘英海、詹素娟主編,1995,《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參考文獻三:翁佳音,1988,〈日治時代平埔族的調查研究史〉,《臺灣平埔族群研究書目彙編》,頁49-67。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資料叢刊之1。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資料來源: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1506&keyword=%A4Q%A4K%EC%D0

Written by admin

19 10 月, 2015 at 1:27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