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現在開始思考 科技生命學 (上) ──從Mark Pesce的The Playful World 談到史蒂芬‧史匹柏的《AI人工智慧》
【2002.02.25 聯合報 李欣頻】
記得就在不久前,我正被一本討論想像力與科技力如何結合完美的書The Playful World(大塊文化,蔡文英譯,中譯名《遊習世紀》)所著迷。這本由美國南加大影視學院「互動媒體」科主任、也是將3D影像在網路上傳輸的VMRL創造者:Mark Pesce所著,文筆有趣,閱讀起來像在眼前開啟一扇扇好玩的未來視野,總是意猶未盡。
我喜歡Mark Pesce一開始就明言了:「關於未來的夢想,例如太空旅行,在二十世紀末並沒有如期實現……。但資訊與通訊革命,卻已經超乎人最大的想像空間,太空已經被虛擬世界取代。」我們以電玩和網路實現對未來的幻境,更令人興奮的是,我在人性、想像力、科技執行力完美結合的電影《AI》中,一一看到這些:關於未來倫理的精彩辯論、以及千年進化後具體的視覺想像。由於片中提到非常多面向的科技人性思考,我只能就其中一些議題,與The Playful World書中的相對觀點,做一些簡單的討論。
有情感、會依賴的人工智慧玩偶:存在/不存在,真/假的辯證
《AI》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簡稱,中譯為:人工智慧。在The Playful World書中提到,AI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在一九九八年風行美國的「菲比精靈」(Furby),它會說菲比語(Furbish),有回應人指令、簡單組織句子以溝通對話、會自我學習、會要求關心與進食、會生病、會黏人、會相約同伴社交跳舞、會跟你抱怨它很無聊、會睡覺、也會透過頭上紅外線,將資訊記憶瞬間傳給另一隻菲比的能力。如果你已經知道目前我們的科技已經能做到如此高智能、高互動、有情緒的玩具,你就不會驚訝《AI》裡如此逼真、要母愛的小男孩,原來只是一個需要設定、可以進化的機器人。我們已經到了Mark Pesce所言:夢想與現實混合成一種新形式創造力的遊戲時代。如果你不會玩,沒有數位化的想像力,沒有視覺化的虛擬行動力與自由意願,就算你有再多知識、有再多科技技術,就算插翅也難飛到無遠弗屆。
也就是說,現在孩子們的玩具已經不是物世界,而是心世界。孩子的貼心玩伴裝有AI,讓關愛被程式化、人際被數位化後,人可以比較不孤單,可以在獨生家庭中,讓AI玩偶有著:父母、伴讀、伴遊、保母、保鑣、家庭教師、擬兄弟姐妹情誼的綜合功能……尤其在未來地球資源有限,懷孕必須法定核准的非常時期。
Mark Pesce說:「AI被教成有孩子的模樣,人類則被AI教成有完整人格的人。」
電影裡進一步討論的是,AI小孩可以對父母給無怨無悔、精準的孝道,未來膚質擬真的技術,如果不透過X光掃瞄,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來真假,甚至比一個化過妝的人更像真人。在The Playful World書中說,AI可以創造出幼兒的意識、進而認識、從錯誤中學習世界。但如果與AI小孩互動越多、感情就越深,對父母就會越來越依賴,不僅有意識、有內心世界、有自主慾望、會推理、會揣摩上意、甚至會做夢、會流淚、會失落、會恐懼痛苦、會意識自己存在、會自殺……這樣的小孩你很難不給一點責任,即使「他」不需吃進東西、不必上廁所、不會長大、不必上學、不會生病,只會壞。壞的時候進手術房不必打麻藥,他還能安慰你,他一點也不痛,修理一下就好,不用健保卡。你甚至會疑惑,如果拋棄了這個有神經元的科技小孩,「他」的情感真的會受傷嗎?「他」因你的拋棄而死,你算不算殺生?你真的會因為有更新型的AI小孩上市而始亂終棄?讓地球充滿一堆沒愛就無法啟動的機械屍骸?但你又如何真心愛一個裡面都是電子零件的機器人?你要銷毀他之前是不是應該人道地關掉他的疼痛感應裝置?
還有,AI小孩能愛人,會不會也能恨人?「他」們真能分辨什麼是愛什麼是恨嗎?
正如Mark Pesce所疑惑的:機器能有感情嗎?有感情的還能稱之為機器嗎?AI有意識,在哲學上不算是「我思故我在」嗎?AI喊著:「MAKE ME REAL」,是童話還是科技可以幫他實現所願?
這些都是現在要開始思考的科技生命哲學,在AI小孩還沒上市普及化的此時,我們似乎必須要先杞人憂天。
什麼是母愛?
《AI》雖然是一部目擊未來生命觀的電影,但其實也是現代親子與人際問題的未來式討論,一點也不離題。
我們都需要一個:親生母親。
母愛果然是無法取代的。即使妳所領養的孩子比自己親身小孩還優秀、孝順,妳還是會優先愛自己的親骨肉,這是無法改變的母性難移。這部片中AI小男孩乖而孝順,對領養的母親之愛無怨無悔;但母親怕他危及自己親身小孩的安危而將他拋棄,他哭纏不放的畫面令人心酸。這讓我想到前陣子真善美影展的一部伊朗片Ma-ternal Love(《永恆的愛》),講一個少年感化院的小孩,把院裡的社工女士當成母親來依戀的故事,即使這男孩還努力地想保護、取悅這個幻想中的母親,但終究難逃被帶走的命運,因為沒有血源就很難給母愛。
然後,你會很感動電影裡,要認養一個AI小孩的那一串「有文化」的認養程序……最後念了母親的名字,那是一種人出生下來必須找到以依賴的記號——燒錄進在硬體,AI小孩就可以開始叫你媽媽,妳可以開始享受被戀母情結。從此你對「他」就有管教和生殺大權,已經不能再轉予,妳不想要就只能銷毀。
「對不起!我沒告訴你現實的世界!」母親要拋棄AI小孩前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