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的自由、秩序和商業
【2002.09.20 民生報社 評】
政府如果連民眾穿著的尺寸和範圍都要管,當然會招惹反感;但若政府是想要約束這幾年檳榔西施在街頭比賽清涼的惡性競爭,有沒有一種可能,透過官方與業者的一些基本共識和規範,讓台灣城鄉的街頭景觀不再充斥那種畸型的樂趣?
無可否認,檳榔西施利用清涼的穿著,的確為檳榔產業創造了更大的「附加價值」,也為這項傳統食品延續了產業的春天。青春少女,是台灣檳榔業歷久不衰甚至光而大之的時代功臣;然在近幾年台灣口腔癌的盛行中,她們也不知不覺扮演了某種間接觸媒的角色。
但要觸及問題的本質,我們得把檳榔西施與檳榔業者分開來談。雖然許多檳榔西施都說她們穿著暴露完全是出於自願,但如果我們審視一下這個商機龐大的產業,要不是業者的獎金誘惑以及基本的僱用要求,一個產業為什麼需要少女在街頭展露胴體作為招徠?這也是女性團體在看待此一事件時免不了的兩難:少女的工作權及穿著自由應該全力維護,但誰能保證她們通宵工作及如此穿著能全然免於僱主的剝削?
政府多少年來不願碰觸檳榔業的管理問題,真正的理由從來不是為了尊重市場自由,而是顧忌其背後龐大產業人口的草根性,避免觸怒他們,也因此繼續坐視他們在街頭壯大。如今,有些縣市擬透過官商公約的方式來約束檳榔西施的穿著,也許是一個不錯的起步。儘管執行上還有很多障礙,儘管有些檳榔西施不滿她們的清涼自由受到侵犯;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許有更多檳榔少女「非自願清涼」的權利反而獲得保障。
十年之前,也沒有人敢相信紐約市是可以整頓的;但在前市長朱良尼的大刀闊斧之下,紐約的色情與治安都大獲改善。檳榔西施有沒有比清涼更好的方式成為台灣街頭的景觀,要看政府和業者在這個問題上有多少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