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資料蒐集整理留存

跨性容易跨心難

【2003.12.05  聯合報  文/蔡惠萍】
一個動過變性手術的通緝犯落網,引起媒體以聳動的大篇幅報導,除了鄭惠芳的雌雄難辨外,他的同居女友也成了好奇探詢的焦點,兩人間的房笫私事、交往細節全成了社會窺伺的洞口。這則被過度消費的新聞,映照出長久以來社會對「跨性人」的標籤化與汙名化,不論是像「她」的「他」還是似「他」的「她」,都是不被社會主流價值承認的刺眼存在。

社會對於跨性人其實並不陌生,無論是螢光幕上的紅頂藝人、燈紅酒綠中的第三性公關,或如兼具女性美與男性俊俏的故影星張國榮、被喻為「地球最美麗人種」的南韓變性藝人河莉秀,他/她們打破了男女界限的穿著與舉動,每每引起驚嘆。

但回到現實,台灣社會的性別框架及刻板印記依舊牢不可破,即使性別運動在台灣已推動十多年,但往往還存在許多弔詭現象:社會一方面「隱形化」跨性族群,刻意忽略性別內在差異;另一面又以「非我族類」眼光窺伺、側目。想想你我日常生活中曾遇過的「溫柔漢」與「男人婆」,有誰不是受盡嘲弄與排擠?今年五月自殺了結性命的變性人林國華,一生被社會兩次拒絕,無論是變性前的他或是變性後的她,耳語嘲諷如影隨形,最後,被逼到牆角的她只好選擇用自殺說出跨性人對無情社會的抗議。

同樣的,有關鄭惠芳的報導,外界多半著墨在「變性人逞兇鬥狠」、「同居女友『恍然大悟』」上,卻忽略了從小就處在「性別認同混亂」中的他,在充滿異樣眼光的成長環境裡,只能以剽悍、混幫派來武裝自己不被認同的性別身分。除去了黑幫肉搏世界裡的兇暴殘酷,在感情生活裡兼具女性細膩的他,不僅吸引許多女性傾心,被捕後依舊懸念女友與母親,這不都是跨性人比起「純粹」男性或女性更為豐富的特質?

一個愈成熟的文明社會,愈能容許曖昧可能、自由選擇的存在。即使你不喜歡但也必須認清:在傳統的「性別二元體系」外,還有一群在外觀或是心理上與生理上不同性別的人真實存在;男與女不是非黑即白,社會應給跨性人一個可以自在呼吸的空間。

Written by admin

3 1 月, 2014 at 3:46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