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資料蒐集整理留存

「同志=愛滋」? 民間團體抗議污名與侵權

【2001.12.31   ETtoday 陳志東/台北報導】

一個擁有10名性伴侶,但卻每次都遵守安全性行為,跟一名擁有3名性伴侶,但卻每次都不戴保險套,到底哪個比較容易得到愛滋病?包含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性別人權協會等團體,特別選在年終31日時召開記者會,痛批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涂醒哲錯誤的愛滋病防治政策與侵犯人權,並導致國內愛滋問題無法有效防治。

6

 

(圖/記者會現場。陳志東攝影)

 

 

姓別人權協會王蘋指出,長久以來,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一直強調「同性戀」與「性工作者」就等於愛滋病的高危險群,甚至在12月13日當天,發布一篇「男性愛滋感染者性取向與性活動之場所」的新聞稿,再次將同性戀者打入深淵,鞏固「同志=愛滋」的污名,並錯誤引導民眾以為「只要性伴侶多,就容易感染愛滋病」。

事實上,目前台灣的愛滋病患,其感染途徑以異性戀者40.7%居首,而且,性伴侶少但卻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比起性伴侶多但卻遵守安全性行為者,更容易感染愛滋病,然而,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這樣一份新聞稿,卻讓民眾以為,只要不是同志,性伴侶少,就不會感染愛滋。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常務理事喀飛表示,多年來,疾病管制局這種只強調道德式的「單一伴侶」,卻忽略安全性行為重要性的做法,除了造成愛滋防治缺口外,更將愛滋病患與同志污名化,讓許多人不敢進行篩檢,導致問題更加惡化。

更重要的是,疾病管制局此份新聞稿的資料來源,是在未經當事者同意下,偷偷盜取資料的侵權行為。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常務理事張維表示,愛滋感染者每4個月都必須到醫院進行固定的寫業追蹤檢查,並須重覆填寫一份包含「性伴侶數目」、「性態度」等內容的問卷,可議的是,這份問卷未經當事人簽名同意,也無任何研究人員陪同,而且為了擔心隱私外洩,很多病友都不一定會真實填寫,如今,疾病管制局卻以此問卷資料進行研究病公佈,除了侵犯人權外,更讓人質疑其研究成果之可信度。

張維表示,其實很多愛滋病患都不斷的遭受到人權侵犯,例如抽血,醫療單位有時抽3管、有時5管、有時7管,而抽到的血,除了做為醫療追蹤外,卻常常在未告知也未經許可下,逕行提供學術研究單位進行研究,這是明顯的侵犯人權。

這些民間團體表示,愛滋病,人人都有機會得到,不單只是同性戀,也不單只是性伴侶過多者,疾病管制局應該修正目前錯誤的政策與宣導方向,停止繼續對特定團體的污名化,並確實做好防治、照護與人權,唯有如此,台灣才能由聯合國愛茲部門發布的「高危險區」中除名。

對於民間團體的指控,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江英隆表示,該報告是台北市性病防治所研究所得,他不便評論,詳細情況也正積極了解中,不過,江英隆也強調,確實愛滋防治的工作,應該是針對所有對象,而不單只是特定族群,而且,確實安全性行為會比其他問題更重要,此點,也是疾病管制局的努力方向。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com/2001/12/31/350-1243569.htm

Written by admin

6 1 月, 2014 at 3:44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