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資料蒐集整理留存

經痛難忍 李永萍想人工受孕 求助精子銀行

【2001.08.22  中時晚報   郭淑媛/台北報導】

子宮內膜異位或子宮肌瘤困擾無數女性,許多婦產科醫生常會建議患者趕快懷孕生產以解決問題,不過如果沒有合適對象或不想結婚的單身女性該怎麼辦?親民黨立院黨團主任李永萍的故事值得深思。李永萍曾想要人工受孕,不過國內精子銀行缺貨以及法令限制,讓她不得其門而入,由於選戰在即,目前李永萍只能採取暫時止痛療法,她並考慮選後再擇期出國求助國外精子銀行。

五十三年次的李永萍,於三十歲時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疾病,曾於榮總手術治療,不過近年來經痛問題嚴重困擾她,甚至還引起粘黏問題,她求助過國內各大醫院相關醫生,但仍只能治標無法治本,不少醫生建議她趕快懷孕,儘管醫生無法保證懷孕生產就可一勞永逸,但至少在懷孕引起的荷爾蒙變化和停經現象,可以讓她生產後數年減少疼痛。

李永萍說,剛開始她無法接受「生小孩治痛」的觀念,不過隨著年齡漸長想要小孩的想法漸強,以及七年來經痛實在讓她太痛苦,前年底她開始思考生小孩,而且生產完三、五年內再犯率不高,屆時她又快到更年期,應可很快擺脫掉噩夢。

諷刺的是,懷孕建議如同困擾許多單身女性一樣地困擾李永萍,李永萍交往多年的男友不想生小孩,懷孕問題讓他們發現彼此生涯規劃、個性、想法差異太大,成為去年兩人分手的導火線之一。婚姻只能隨緣,適合的伴侶也無法強求,她也不願為了懷孕而隨便找人結婚,如果接受捐贈,她更不希望知道對方身分,再加上她因子宮內膜異位嚴重,受精卵不易著床,最後只能尋求精子銀行和人工受孕。

好事多磨,去年李永萍前往精子銀行,卻發現她的如意算盤有實現的困難,因為精子銀行竟然缺貨。李永萍說,由於東方人多有子嗣天注定的觀念,擔心捐贈精子也就捐掉命定的子嗣機會,早年還有醫學院學生會捐,近年根本很少;而且由於愛滋病篩檢的需求,使得捐精者必須半年後檢驗一次,更令許多人卻步。而台灣許多不孕症治療是不孕症夫婦相互捐贈精卵,單身的她也不符資格。

由於人工受孕後李永萍必須長期臥床安胎否則容易流產,目前正在參選立委的她,打算選後再找時間出國尋找國外的精子銀行。目前她正接受中醫治療和另類療法,短期內改善了疼痛問題,希望長期也有治癒希望。

不過從尋求精子銀行和人工受孕過程中,李永萍也發現台灣的觀念和法令限制。在美國和其他先進國家,到精子銀行接受捐贈並沒有排除單身規定,但台灣卻有,像她這種有經濟能力的單身女性也沒有選擇機會。亦即,台灣還是受限於傳統觀念─捐贈者有子嗣天注定觀念,受贈者不能是單身女性以免造成單親媽媽,這在日趨多元化的社會是有待突破之處。李永萍指出,如果經濟環境許可,受贈者不應有已婚未婚的區別,不應用婚姻來限制女性自主決定。由於身受其苦,她考慮未來就這個議題深入研究,尋求有無修法的空間。

Written by admin

11 12 月, 2013 at 3:28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