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資料蒐集整理留存

與兒童對話 比隔離更重要

【2002.08.16  中國時報  盧貞穎/台東市(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研究生)】

日昨拜讀陳醫師「童話黑森林誰懂真諦」,引發一點感想。

首先,針對「童話」二字作為通行證的現象,陳醫師的觀察我十分贊同,但筆者並不認為是童話的超現實性引發了這樣的混淆,童話的超現實性應是它作為一個文類的特殊美感,在其中仍然是可以進行意識形態、文化批評的工作。

我認為這樣的現象是在於對「童話」概念的誤解。這顯見記者會的相關報導,有記者以「小朋友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在日人作家筆下變了調」,議員也以「這四部書是以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例如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睡美人等改編而成,但攤開內容後卻發現字裡行間充滿情色變態字眼,令人震驚。」的說法評論。我認為這樣的評論是失之片面的,因格林童話原是作為語言學研究的蒐集,並非為針對兒童所作的故事,後來的版本是在開始顧及作為兒童故事的考量而刪改成為兒童故事集,「童話」二字在現代成人為孩子定義時,總加入了純潔天真的價值觀,其實連中國流傳的虎姑婆童話故事(研究學者歸類為「老虎姑婆」型童話),在流變中也每每出現殘忍暴力的場景,這是口傳文學中因歷史及社會價值流轉的自然現象,何者是改編?又誰存惡意呢?

若能有這一點認知,在面對這樣的出版品時,我們其實可以轉換心態與兒童對談,分析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當時的兒童觀,並不需一味將兒童與此「變態」作品隔離,筆者也曾聽到國小兒童討論這一系列作品,他們可能做直覺的評論例如「有點噁心」或是「有點恐怖」,甚或「挺有趣的」,這些評論不就是我們在推廣兒童閱讀時,所珍視的回應、討論嗎?畢竟,在這個媒體時代,兒童的眼界可以延伸的觸角之多,禁止和隔離只是治標的方法。

Written by admin

23 1 月, 2014 at 3:17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