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資料蒐集整理留存

健保IC卡一刷 愛滋患就醫更坎坷

【2002.04.17 民生報 記者黃靜宜/報導】

王小姐去診所看感冒,醫師一刷她的健保IC卡發現,王小姐年輕時曾經墮過兩次胎,且有梅毒病史,也有精神科就診紀錄。如果你是王小姐,心中作何感想?健保IC卡即將上路,便利的背後卻潛藏隱私曝露危機。愛滋病毒感染者張先生說,去年他藥物中毒,高燒不退,幾乎陷入昏迷,半夜兩、三點朋友送到他北港一家醫院急診,他好意告訴正忙著替他打針、吊點滴的醫護人員他是帶原者,沒想到話一出口,醫護人員幾乎「立刻暫停」手上動作,醫師也不替他打退燒針了。他的中醫師朋友,看他病況危急,只好在急診室就地替他針灸退燒,院方不僅不替他退燒,還用刑案現場用的那種黃色塑膠警示條將他的病床圍起來,讓他不知如何是好。張先生說,感染者主動告知醫護人員身分,就是遭來這樣的待遇,未來健保IC卡上路後,感染者就算是看一般的小病,身分也會暴露,他擔心,屆時可能沒有醫師要醫治他們。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張維表示,健保IC卡的設計沒有從病人角度思考,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信任醫師,也不是每個醫師都值得信任。而且,病人有權利選擇要不要讓醫師知道自己所有的疾病,健保IC卡卻剝奪這種權利,不管你信不信任、熟不熟的醫師,只要一刷你的健保IC卡,就會知道你所有的疾病,醫師權限無限擴張。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表示,台灣社會還沒有成熟,貿然實施健保IC卡,會嚴重傷害病人隱私。她強調,疾病是個人隱私、也是自尊的一部份,健保局為了防止醫師浮報醫療費用、避免醫療資源浪費而設計健保IC卡,卻因此放棄病人隱私和自尊,並不適當。他們認為,未解決上述問題前,健保IC卡應暫緩實施。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莉茵表示,讓醫師知道病人的病史應有其必要,但前提是醫師應該嚴守分際,不能隨意向外人洩漏。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總幹事鄭南鵬表示,精神病患至今仍承受異樣眼光,在精神病患標籤未拿掉前,的確不必要讓不相干的醫護人員知道精神病患的身分,或許健保局應該考慮把部分資料保密。但根本解決之道是去汙名化、去標籤化,如果有一天社會大眾不再歧視精神病患,就沒有隱瞞必要了。

Written by admin

15 2 月, 2014 at 3:36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