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行離婚典禮 爭取離婚假
【2002.03.24 中國時報 劉黎兒/東京報導】
日本的離婚人數大增,每年約有廿八萬對的夫婦離婚,年年創新高,平均不到兩分鐘便有一對夫婦離婚,因此日本人對離婚已經比過去適應多了,離婚的經驗不再被視為是負面的因素,年輕人之間開始流行「離婚典禮」。此外因為日本女性在離婚後往往有許多善後事務必須處理,如改回原來的姓氏等,還有一些身心的適應等問題,因此開始有人主張應該比照結婚的婚假而給離婚的人放「離婚假」。
最近有一位在汽車公司工作的廿六歲的男性與妻子舉行了「離婚典禮」,發出的請帖是兩人背對背的微笑照片,宣佈「我們離婚了」,然後招待親朋好友參加自己的離婚典禮,在典禮中表示「我們兩人的結婚像是同性朋友同居般的感覺,對於性關係未曾感到魅力,而且不想要有孩子,因此兩人分手並不會覺得喪失什麼」,亦即離婚是對兩人都具正面作用的,而且兩人在結婚當時便已經約定,如果分手則一定要舉行離婚典禮,但是未料真的會舉行離婚典禮。
現在日本年輕人甚至連著名的偶像的結婚典禮都十分純樸,所以結婚典禮可能僅有兩人或是雙方家人數人,極盡簡單,反而離婚典禮還比較鋪張,請的人還比較多,當然使用的場所不是一般結婚用的大飯店,而是和好友們常常聚餐的餐廳等,也有人回到大學的餐廳去,一次邀宴上百人,然後辦的像是學生時代的集會般;在離婚典禮中致詞的親朋好友往往表示欣羨之意,因為自己結婚等於判處終身徒刑,所以羨慕快樂離婚的人而順利還我自由之身等;當然也有人威脅說「雖然女方有談新的戀愛的自由,但是有人去追男方則不能吃醋!」
日本的卡拉OK中也有許多歌曲如「分手的一棵杉」或是「分手後也依然喜愛的人」等,餐會後大家唱唱這樣的以分手為主題的歌;離婚典禮當然也有許多的原則,才辦得起來,像是不能吐訴彼此的壞話,因為舉行離婚典禮是為了離婚後也能維持朋友般的友好關係。典禮最後,還會像日本的結婚典禮般,對雙方的父母獻花,說「爸爸媽媽,很對不起,我們離婚了,但是絕非不幸」等,不過也有父母或是親戚拒絕參加這種離婚典禮,尤其六十歲一代的日本人還無法認可離婚,典禮的最後是雙方把戒指拿下來,然後閉幕,還是有點淒涼。不過參加典禮的人也不是沒有收穫,可以學到不適於結婚的人不能輕易辦理結婚登記,以及沒有協調性與忍耐的人將走上如此的命運。
至於離婚後,因為日本還是女性從夫姓的戶籍制度,因此離婚後對女性而言十分麻煩,因為當初兩人結婚後,不但是職場資料,包括護照、戶口名簿、信用卡、銀行帳戶、駕照、甚至電子信箱等,都是以夫姓或是丈夫的名義加入的,都得費很大的力氣去改回結婚前的娘家的姓,離婚後至少要花上半個月辦理這種善後事務,而且必須在正常上班時間內才能獲得受理,因此許多女性必須為此而請好幾天假來辦理,否則馬上出現生活上的障礙。尤其離婚本身也還是有點精神上的震撼度,在適應的同時還得處理這些煩瑣事務,因此有人主張日本應該建立「離婚假」制度。
當然男性也有一些手續要辦,如壽險的受益人等,或是男性入贅改姓的話,但是基本上日本的制度是從夫姓居多,因此女性因為離婚而帶來的煩瑣較多。日本勞動組合連合會(連合)的總和男女平等局表示「現在尚未有引進離婚休假的企業」,不過律師出身的參議員福島瑞穗表示,「四、五年前便已經聽過主張要離婚休假,今後因為生活形態改變,職場中的女性必然會大為增加,為了讓女性的力量能充分發揮,應該設有離婚休假的時間」,如果不是這樣,許多職業婦女因為沒時間與力氣辦理更換名義手續等,離婚了好幾年還一直沿用前夫的姓,如果有孩子跟著時更為頭痛,因為要為孩子的學校以及各種補助辦理手續,所以不得不請假,但是職業婦女的年假大多是為了孩子的活動或是孩子生病等使用,但是卻往往因為離婚本身的善後便得用完年假,甚至不夠,因此要求堂堂有「離婚假」。
在東京主持一個有關家族心理研究所的池內弘美,就開設有一個「離婚學校」,她表示有不少女性為離婚善後手續而前來諮詢,結婚時是因為自己的意志選擇夫姓,離婚後也能選擇用那邊的姓,如果選用結婚前舊姓的話,那自然會有煩瑣的手續,那也是伴隨離婚的一個重大的場景,只能將其當作成長的一個大步驟吧!
離婚後等著的不僅是心情的整理也有實際手續的麻煩,因此在日本不論是離婚或結婚,都不是能輕易進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