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資料蒐集整理留存

生命科學研究驚聞大突破 人畜細胞融合引發激烈爭論

【2001.10.2  貓言無忌  二貓】

■ 一個是人的皮膚細胞,一個是兔子的卵母細胞,兩者都是最容易取得的材料,所做的也是最基礎的研究,怎麽會炒作成“國際最前沿的重大突破”呢?

■ 爲了繞過一個倫理問題,卻引發了更複雜更深刻的爭端,這恐怕是陳系古教授始料不及的。

■ 受訪專家異口同聲表示,利用人畜細胞融合克隆出的器官,絕對不能用於人體外科移植中。

夜已深,一位科學家仍醉心于“製造人”的實驗,然而最終造出來的是一個恐怖的怪物……好萊塢1931年拍攝的這部名爲《弗蘭肯斯坦》的影片,使這一角色深入西方觀衆人心。

這部好萊塢早期製作的科幻兼恐怖電影,是根據英國作家瑪麗·雪萊1818年出版的一部同名科幻小說改編。小說中,瑞典科學家弗蘭肯斯坦發現了生命的奧秘,他決定製造一個人,結果卻造出一個神出鬼沒的恐怖怪獸,最後就連弗蘭肯斯坦本人也無法控制它,在一場追逐戰中雙方同歸於盡。

180多年過去了,現在“弗蘭克斯坦”一詞卻被用來抨擊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一些科學家。2000年10月,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兩家生物公司把人體細胞和豬細胞融合在一起,並向歐洲專利局申請專利。此舉遭到了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他們指責這些科學家是“弗蘭肯斯坦式的科學家”,所造出的是令人恐懼的“半人半豬怪物”。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也在1998年對先進細胞技術公司(ACT)將人和牛的細胞融合表示極大的關注,他曾致函美國國家生命倫理委員會,對實驗感到“深深的困擾”。

如今,這種“困擾”也來到了中國。

 

幹細胞研究驚聞“重大突破”

9月6日,廣州某報率先報道,中山醫科大學陳系古教授等今年1月以來先後使用“核移植”技術將人類皮膚細胞核移植到家兔卵母細胞中,經過2000多次實驗,成功克隆出100多個人類胚胎,其中部分發育到“桑葚胚”階段。

就在一些媒體評說“中山醫科大學走在國際治療性克隆領域最前沿”之際,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倫理、法律和社會研究部4位專家站了出來,對這一成果表示質疑。9月9日,4位專家致電《文匯報》,認爲應考慮“人兔細胞‘融合’會不會對人類社會産生無法預料的後果?是否符合生命倫理學原則?”隨後,《專家質疑人畜細胞“融合” 認爲有悖倫理原則》一文被許多網站轉載。一位網友認爲這種“半人半兔的妖怪”太可怕了。

四專家之一、遺傳學家陳仁彪教授說:“當時,我們一看到報紙上對中山醫科大學的報道,就想到肯定會引起社會上的猜想和各種倫理問題。所以要出來講話。”

據介紹,中山醫科大學的這項成果使用了異體核移植技術。核移植是實現克隆的關鍵,即將贈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植入到已經剝去了遺傳物質的受體卵細胞中。核移植技術可以重新爲細胞核編程,使其像受精卵一樣分裂,把細胞核的“時鐘”撥回到生命的“零點”。中山醫科大學把一個7歲小男孩丟棄包皮的細胞作供體、家兔去核卵母細胞作受體,克隆出100多個胚胎,進而可以獲取具有全能分化潛能的人類胚胎幹細胞。

 

繞過一個障礙,引發更複雜爭端

人兔融合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後果?陳仁彪進一步解釋說,人兔細胞融合形成的胚胎,其絕大部分遺傳物質在細胞核裏,來自那個小男孩。但仍有極少量的遺傳物質來自於家兔,因爲每個細胞質中都有少許線粒體,其中含有的DNA將參與整個細胞的新陳代謝。這個細胞也就不可避免地變成了人兔細胞的混合體。“人畜物種的混淆,完全是對人類尊嚴的褻瀆。”

除了倫理問題,也有可能帶來現實的災難。陳仁彪指出,“有一些病就是由線粒體引起的。人兔細胞融合有可能使目前未知的兔子疾病傳染給人類”。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所長裴雪濤教授也證實了這種說法。他認爲由於不能排除細胞質內的線粒體,所以人和動物之間病原體可能會發生種間跳躍,成爲逆轉錄病毒的一個融合點,導致病原性改變的重組病毒的産生,像艾滋病一樣蔓延。

主持這項實驗的陳系古教授表示,這一成果的意義在於繞過精卵結合的生命初始階段,用一塊皮膚克隆出人的胚胎,避開了“用有生命的受精卵進行研究等於扼殺生命”的爭議。

對此,陳仁彪指出:“繞過了一個倫理問題,引發的爭端更複雜更深刻”,“這恐怕是陳系古教授當初沒有想到的”。

 

人畜細胞融合在國外也很敏感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籍華人科學家表示:“人畜細胞融合在國外也是個很敏感的問題。”這位科學家介紹說,人和動物細胞融合的實驗,美國1998年就已經報道了,“當時,我所在的公司和先進細胞技術公司就在一座樓的同一層面,對情況很清楚”。

1998年11月,美國的先進細胞技術公司宣佈,該公司通過把人體細胞與母牛卵子融合,使人體細胞回到了具有發育全能性的狀態。據稱,這種細胞可以發育爲其他任何類型的細胞。

這位科學家說:“研究結果出來後,每天都有很多人和組織到公司抗議,聲勢搞得很大,甚至克林頓總統也公開反對。當初,這家公司想試探一下公衆輿論的反應,所以沒有在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而是先在《紐約時報》上捅出去。結果反對的呼聲那麽高,以後就不再做這方面的實驗了。現在,他們的異體核移植技術頂多做到靈長類動物,做到猴子,已經不可能再往下做人和動物的細胞融合實驗了。”

“在美國,政府不資助這方面的研究。NIH(美國國立衛生院)今年年初宣佈,不資助任何人和動物嵌合體的研究專案,包括人畜細胞混合。”這位在美國長期從事幹細胞研究的華人科學家說。

 

面對嚴厲指控,陳系古陳述理由

面對各方關注,陳系古教授最近幾天忙得不可開交,“連日常生活都被打亂了”,但他覺得“有爭論很好”。

對於倫理上的嚴厲指控,陳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他告訴記者,在免疫學裏有一種雜交瘤技術,把人的淋巴細胞和小鼠的骨髓瘤細胞進行融合得到抗體。這樣的人鼠、人兔細胞融合是經常的事,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也沒有人指責有違倫理。

但他的辯解並沒有得到其他專家的認同。他們認爲,把雜交瘤技術和人畜細胞融合相比較是不恰當的。“‘雜交瘤'是體細胞的融合,得到的是普通細胞,不牽扯具有高度分化功能的幹細胞問題,當然也不會帶來倫理之爭。”

陳系古還介紹說,他們已經在用熒光免疫雜交法來確認那100多個胚胎與供體男孩的DNA相合度,是否與理論上得到的99·999%相一致。如一致,那麽用兔子的卵即可達到目的,沒有必要從人體取卵,引發倫理問題,而且也可解決器官排斥問題————用它們克隆的器官不會被男孩兒排斥。

對於備受關注的“跳躍”傳染,陳系古認爲還需繼續研究。他說,他們在做實驗時,已經考慮到了“病毒”的問題。目前這些擔心還屬於“科學上的推斷”。

陳系古說,倫理法律應隨科技發展而發展,不應成爲科技發展的羈絆。判斷一個法律或者倫理標準是否合理,是要看對人類有沒有好處。曾做過4年外科醫生的陳教授表示瞭解病人的心理。他相信,一個心臟壞死的病人取一點皮膚能換回一個完好的心臟,病人絕不會指責醫生將他的皮膚細胞移入兔子的卵母細胞內。

克隆器官絕對不能應用於人體

1998年1月19日,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牛的卵子做孵化器,成功地克隆出包括靈長動物在內的5個不同物種。這項異體核移植實驗表明,所有哺乳動物的卵子細胞質內負責基因程式編制的分子機制可能是相似的。這就表明了一種可能性,即某個物種的卵子可以普遍用作克隆任何哺乳動物成熟細胞的孵化器。

北大生命科學院細胞生物學及遺傳學系主任丁明孝教授介紹說,在國外,異體核移植技術主要應用於克隆瀕危動物。去年10月,先進細胞技術公司(也就是做過人牛混合細胞的那家公司),從一頭死後不久的印度野牛身上提取皮膚細胞,然後從被宰殺的普通奶牛體內取出卵子,再把卵子中含有母牛基因的細胞核去除,把印度野牛帶有DNA的完整細胞核植入卵子內,然後將其植入帶孕母牛體中。由於野生印度野牛的數量已經下降到了約3·6萬頭,科學家們滿懷希望地給克隆印度野牛起名爲“諾亞”,希望能用這種技術像“諾亞方舟”一樣拯救地球上的瀕危動物。

在國內,人兔細胞融合的實驗結果又將應用於何處?陳系古明確表示,雖然現在把這些從皮膚克隆出來的胚胎接種到人體子宮裏,完全有可能生出許多個與男孩長得一模一樣的“克隆人”來,但是他絕對不會做任何克隆人的嘗試。這批人類胚胎的研究價值在於治療性克隆————克隆出人體器官用於外科移植。

採訪中,很多科學家表示,國內研究幹細胞的圈子很小,他們不願過多評論這件事。但對於陳系古提出的“治療性克隆”目的,幾乎所有被採訪的科學家都異口同聲地認爲“絕對不能應用於人體”。

那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華人科學家說,動物的細胞質重新編程細胞核,有可能出現錯誤。異體核移植中,一種動物的細胞核與另一種動物的卵子在開始時或許可以成功地結合,但是由這種實驗得到的胚胎,可能會在許多地方出現基因錯配。重新編程後的細胞DNA甲基化與原先細胞的甲基化不同,並不能夠完全重演細胞的發育過程,由此分化出來的幹細胞當然也存在問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怎能貿然應用於人體”?

在克隆器官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的裴雪濤教授認爲,利用人畜混合細胞探索機制、探索條件是可以的,但如果要應用於人,還是應該選擇用人的卵細胞,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能否用於基礎研究,兩派各執一詞

如果遠離人體,人畜細胞融合技術能否應用於基礎研究?採訪中,專家學者們的看法基本上分爲兩派。贊成的一方認爲,動物的卵母細胞較之人的卵母細胞,的確獲取更加方便容易,嚴格界定下的基礎研究無可厚非,不應把路堵死;持反對意見的專家們也旗幟鮮明,既然無法回到人體,基礎研究也就沒什麽意義,況且國際上對這種做法普遍持反對態度。

雖然陳仁彪是首先質疑人畜細胞融合的專家之一,但他認爲媒體未能全面反映出他的意思。“我並不是說要全面禁止,我反對的是把異體核移植技術製造的胚胎用於治療性克隆,應用於人體。但是對於在嚴格界定下的純粹基礎研究,如研究基因的表達、衰老、癌腫等,應該是允許的。”

陳教授所說的“嚴格界定”主要指三條:一是人畜融合的細胞不能應用於人;二是人畜融合的細胞絕對不能進入人和動物的子宮;三是要尊重國際上的規則,早期胚胎如果發育超過14天就必須毀掉。

陳仁彪還說,“其實中山醫科大學的研究還屬於基礎研究的範疇,應用於臨床還有相當長的時間”,“他們給自己戴了頂‘治療性克隆’的帽子,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誤解。”

陳系古也承認,目前從事的還是很基礎的研究,“治療性克隆是我們研究的目的和動力。這次的成果是我們在治療性克隆領域的一個突破,路還長”。

裴雪濤教授認爲,就是這頂“治療性克隆”的帽子引發爭論不休。作爲一種研究技術,與核移植技術相比,“用動物卵母細胞做生物啓動器”是另外一種思路。如果只做基礎研究,僅僅作爲“沒有辦法的辦法”,“我認爲無可厚非”。但他也同時強調,科學家應該有社會責任感,基礎研究也要有嚴格的規範。

首次採訪陳仁彪教授兩天後,陳教授又向記者透露,人類基因組國際組織(HUGO)下屬的倫理委員會曾在1999年發表了關於克隆的聲明,聲明把克隆研究分爲三類,即生殖性克隆、治療性克隆和基礎研究。HUGO明確表示,幹細胞的基礎研究可以在人的細胞上進行,也可以在動物的細胞上進行,對於兩種基礎研究,都可以支援。

據上海媒體報道,南方基因中心倫理委員會起草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大綱》(建議稿),第14條明確規定“反對人體—動物細胞融合術,禁止將人的體細胞與動物的卵細胞質結合的實驗”。陳仁彪說:“這是個草稿,正式出臺還要經過多次修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人體—動物細胞融合術這個問題上,我們是支援基礎研究的。”實際上,中山醫科大學並不是國內進行這方面研究的第一家,陳仁彪說:“國內有些科學家搞的基礎研究已經很深入,而且也很規範。”

 

人卵難以獲取,就可以忽視倫理?

李本富教授是倫理學家,同時也是北大醫院的婦産科醫生。多年的職業生涯使他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作爲基礎研究,起碼我個人認爲應支援。人的卵細胞很有限,這種研究是條捷徑。”他認爲,“開始做實驗的時候需要很多的卵細胞來練手,用動物替代品就方便得多。”作爲一個婦産科醫生,李教授說,獲取人的卵子原來要通過腹腔,現在經過陰道,是有一定痛苦的。在國外有自願捐助者,但在國內非常少。

李本富認爲:“倫理學不是爲了阻礙科學的發展,而是爲了促使其更加健康成長。所以,對於人的成體細胞和動物生殖細胞結合的基礎克隆研究,這條路子不能一下子就卡死。”

然而,很多專家卻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著名倫理學家邱仁宗教授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聲明中明確規定,禁止任何關於人和動物的嵌合體研究。人畜混合細胞也是一種嵌合體。美國、歐洲對這種研究都堅決反對。”邱教授以肯定的口吻說,“既然無法再應用於人,搞這方面的基礎研究還有什麽意義?如果是很早期的研究,只爲摸索機制,老鼠和兔子、猴子和兔子也可以,不需要人和動物混合”,況且這種研究會在國際上引發強烈的爭論。所以應該全面禁止。

邱仁宗也承認,目前在國內,專家們的意見並不完全一致,但是大多數專家還是覺得不要再做了。“中國科學家應該有倫理觀念。”

那位華人科學家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說:“即使是做基礎研究,也沒有必要使用動物的卵母細胞。做這種敏感的科學研究,應該首先有一個包括政府行爲和公衆反響的嚴肅討論,先立法,然後再做。一個科學家並不是能做什麽、願意做什麽就做什麽。”

不僅如此,這位科學家還介紹說,用卵母細胞啓動重新編程並不是惟一的途徑。目前國際性的前沿課題是研究重新編程的機制。瞭解了機制,不需要卵母細胞也能克隆出胚胎,那時才會擺脫倫理問題的困擾。顯然,陳系古教授的做法只盯住了一條路,而且走這條路的意義也不大。

到底能不能進行基礎性研究?目前,有關部門還沒有明確規定。陳系古表示,如果經過充分討論,大家一致反對將人的皮膚放進動物的卵母細胞中進行治療性克隆,法律也禁止這種實驗,他肯定會遵守。

 

科學界浮躁的又一例子?

採訪中,很多科學家的結束語都是:現在的生命科學界太浮躁了。一位同樣從事幹細胞研究的科學家說,一個是人的皮膚細胞,一個是兔子的卵母細胞,兩者都是最容易取得的材料,進行的也是最基礎的研究,“怎麽會炒作成‘走在了國際治療性克隆領域最前沿’”?有的科學家更是直言不諱,“媒體簡直是瞎吹”。

陳仁彪也說,中山醫科大學的做法“讓人覺得可惜了”,科學研究應該首先把論文在專業刊物上發表,而不應該直接捅給新聞界。在專業刊物上發表,一定會有生命醫學倫理委員會(IRB)的倫理學評審報告。貿然在媒體上披露,這方面就很難把握。

目前,生命科學研究中的倫理法律問題受到各方面的關注。

在9月13日舉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倫理和管理問題學術討論會上,專家們呼籲,制定嚴格的准入制度,從事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科研單位要向衛生行政部門或科技部申報,獲得許可證或執照方可開展研究。

另據報道,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巴德年院士也嚴肅指出,用人兔結合的方法克隆人類胚胎是對倫理的巨大挑戰,從科學上講也非常危險。“聽到這個消息,我非常震驚,他們克隆的細胞是人細胞還是牲畜細胞呢?”巴德年認爲,“人類基因工程遭到了來自社會倫理道德的挑戰”,“目前,整個人類基因組計劃已經拿出5%的經費研究倫理與法律問題。”

也許,由人兔細胞融合引發的爭論才剛剛開始。

 

簽名:

_______◎∧◎_______

“二貓”,人稱貓二爺;

貓二爺是人。活著。

********************

 

※※發表於凱迪網路http://www.cat898.com 貓言無忌 文章轉貼請保留此說明.

資料來源:http://club.cat898.com/show.asp?areaid=176&id=67783

 

Written by admin

16 12 月, 2013 at 10:24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