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資料蒐集整理留存

變性,讓媒體感興趣並玩酷

2001年1月13日, 濟南的一家省級醫院爲一位叫阿傑的男人作了變性的手術,幾家報紙都在用自己寶貴的版面做了跟蹤報道,而我卻不以爲然,因爲這種手術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唯一的一次,雖然在醫學史上對一個地區或是一家醫院本身是有價值的,可是當放在大衆閱讀的層面上來考慮的時候,我們總是感到了變性本身內在的東西並不是如此。因此就不得不讓人們對於媒體的熱情,多少産生一些要問個究竟的想法。

其實,對於變性這樣的手術已經有不少的人做了,而至於這些人是否就需要真正的實施變性,是否如同媒體所披露的那樣,具有如此讓人需要瞭解的新聞價值,沒有一個標準來衡量,而是我們的媒體的介入以及要通過什麽跟蹤的方式全程報道,便讓人感到了當人家變性者,要面對一個不管如何說是要痛苦的時候,媒體的熱情好象不是再對當事者本人的關切,而是要對這件事情的發生感到興趣。

雖然媒體也在對什麽變性之中所存在的和要注意的社會性別、心理性別和生理性別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探討,但是作爲變性的這種手術,不會是社會的一個主流的問題,媒體投入的熱情和需要關心的社會問題相比,總是讓人感到媒體的賣點要遠遠地多於變性手術本身。當然變性現象也是一個需要關心和關注的問題。但是,媒體的熱情度和事情本身的意義取捨,是否也是可以探討的呢?

因爲變性所帶來的影響,不會是僅僅因爲這次變性手術本身就能完全解決的,而且在人們的一種比較普遍的心理中對於男兒成爲女孩身的關切是必要感興趣的,其中所能達到的那種感覺更是關心那個性器的改變和是否成功,是絕對的成功與失敗的標致。

而作爲陰道的再造和對陰莖的再造是不是前者要要複雜一些呢?對於變性的人群來說,大概男變女的要多一些。因此一個是否活生生的陰道的再造就是變性的男人最爲激動的時刻。因爲在一些報道的傾向中來看,就目前中國的需要變性的5 萬人的數位來看,也的確不是一個小的數位,因此在對這些人的關懷應該是更人性化一些,而不能只是獵奇。

以韓國的一位變性人爲例,這位叫何莉秀的女人,她在變性之後不僅名字很女性化,而且她現在還要拍裸體的照片,變性明星何莉秀所要裸露的裸體,因爲她的變性之軀而讓人們更加興奮,更感到了新的刺激,而且在現在這個變性的男人幾乎是爲數不多的變性而出名的明星,所有她可以激起人們極度的好奇心也是可以理解的。她甚至被認爲是具有170公分修長的身材, 具有能夠挑撥人們的性欲望和曲線優美的女人。而且她本人的成績也說明了這一點,據有關的資料表面,她在出道成爲歌手之後,通過展示性感的舞姿,並在一些可以利用視覺來展示女人身段的節目中大出風頭,並被韓國的音樂電視大慶典評爲“音樂電視最佳性感明星”。但是,這些和使用她的人們要急於知道的賣點相比,並不是期待她的性心理的變化,卻依然是在期待她的裸露之後的形象。至於這樣的變性人的裸露之體,真正讓人達到的賣點就是要看看這位女人的性器或是部位究竟是什麽樣子。

在一些國內的女性研究生竟然提出變性的理由,是爲了今後好找工作,在一個看似荒唐的問題,其實是在掩飾著一個社會問題,而且是已經超出了變性的異性癖好,並反映了這是一個因爲社會問題而造成的。

這樣提出這個問題,就使得一個嚴肅的問題變得有些輕率了。但是實際上一個具有異性癖好的人,在面對自己不能靠心理治療,修正自己的異性癖好的時候,要採取的變性手術,似乎成爲最好的一種方式,其實也應該慎重才好。因爲,已經有一位來自阿拉伯世界的一位男人在變性之後,感到在那個世界女人的許多不方便,而且對於女人所受到的社會歧視,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性別的變性願望,因此,又提出了要在變回去的想法。當然這是一個少而又少的個例,但是,畢竟很嚴肅的指出了這個問題和性別的社會角色的認定。

有人說對於做男人好,還是做女人好,這樣的問題一直是糾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一個情結,而對於女性的性愛生活和男人的對於性生活的享受,似乎不是在一個層面可以瞭解的,當女人成爲性生活的一個被動的受體,而變性的男人真正得到這種興奮的時候。也許因爲真正解剖意義性別的沒有得到改變,將會依然是一個令其尷尬的問題。

因此,是否變性媒體一定不要誤導,現在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因爲一些男性在變性之後的那種暫時的欣快感,而因爲需要對乳房的再造和需要終生服用必要的藥物而使得這個這個變性的代價太大。

因爲一位在八年前變性的一位女人,他在變性之後因爲陰道的再造術,不是很成功,不能像一位真正的女性那樣擁有一個有彈性的和隨意蠕動的陰道,因爲那個再造的陰道口的、環行硬結而缺乏必要的柔韌性,性生活出現了不和諧,而向爲她做手術的醫院提出了索賠的要求,結果是讓這家醫院十分尷尬。

不得不提出的是,假如已經變性的女人不能像真正的女人一樣享有女性的一切,那麽這樣的變性能說是及其成功的呢?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關於變性的話題,是一個敏感的也是一個涉及到個人隱私的問題,大概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金星那樣成爲出色的男人之後,又成爲出名的女人,而且據說她現在已經出現了具有母性感覺的真實體驗,當然,她是否會不會具有生育的能力,似乎是一個毋須回答的問題。但是,在作爲一些普通的人她們-他們的生活天地中世俗的觀念,是否會因爲變性而改變本來的角色定位和人們的認可,這些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不能真正解壓,會使得手術而因社會的原因無法融入社會生活之中。

當然,對於這個問題媒體的玩酷,並不是僅僅有媒體感興趣。而是一些想要利用變性人的並非只是媒體本身。而是幾乎在涉及到經濟利益的時候,幾乎人們都會想到利用變性人來出一些奇招。

因此,搭這些具體的問題,人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

有人說變性手術是一種人道的行爲,因爲在要搞懂這個問題的時候,要明白所謂的性和性別是不一樣的,性是你所看到的,而且人們對於所看到的性僅僅是一種表像而已;而性別則是你所感受到,這些提出變性要求的大概和自己的感覺是有關的。因爲所謂的“性”是一種單純的解剖學的;而性別心理上的或是性別的自認。於是當自己是一個男人,還是女人的感受的重要性就形成了一些人在後天需要和提出變性的一個心理依據。因此即使已經變性的人,他們--她們或許僅僅是自我感到了自我的認定成爲了男性和女人,而在解剖學的意義上他-她依舊沒有改變,因爲她-他不具備生殖能力。而至於是不是在變性之後能夠體會到性高潮,則是有一定的困難的。而現在只是能夠達到在變性之後能夠過性生活而已。至於更爲深層的問題,好象還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所謂的變性只是在性的外觀上感到了自己的屬性,,所以有人就說所謂的變性是一種精神的矯正。

但是,在一些對於女性的心理變態的時候,他選擇了女性的時候其實已經意味著對於社會統治地位的放棄,而成爲對於男性霸權地位的服從和認可。因此這些人在變性之後是否能夠接受女性的地位,以及這個地位的僅僅屬於服飾的和外表裝扮的滿足,在一段時間之後,她自己就會感到作爲一個女人的感覺和作爲男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而至於女性的變性成爲男人的是否在他變性之間具有的同性戀的傾向,是否就一個變性就輕鬆的改變了呢?這樣的男人是否會有真正的女性接受呢?還是她們只是爲了自己的那個同性戀的夢想,他們沒有說,但是因爲這種變性加重了這種同性戀傾向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此外,對於變性的法律依據,現在已經需要成爲對變性的有關法規和法律的需求的現實層面上來考慮了,這就是在變性之後的身份的重新認定和自己的戶口性別的改變,而一些具有高等學歷的畢業證書的更改,是否允許也成爲一個現實問題。

其實,已經有些地方對於變性的報道已經不是用大方的版面來進行報道,一些電視臺甚至不惜動用財力,對變性手術的進行現場直播,而其用意除了製造噱頭或是玩酷之外,真得看不出有什麽積極意義。假如媒體的興趣不收斂的話,不但變性人的隱私的不到保證,而且還會給他--她的今後生活帶來不便,而這些也應該是媒體從人道的觀念出來加以考慮的。變性人真得感受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了嗎?或許是,或許不是。因爲做女人好,還是做男人好這個問題,現在還僅僅是個開始。因爲用說明化妝的方式和要塗塗口紅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對性心理的變化作出結論爲時尚早。

作爲已經給100多位變性人做了手術的來自北京的陳煥然博士, 他也是現在的濟南的這例變性手術的主刀,他說,一個變性成爲女人的人,除了必須面對的社會倫理的觀念之外,僅僅從變性手術本身還要經歷病因、生育、內分泌和聲音等四個問題,而且變性的女人還要經歷整容、隆胸等手術,要造就一個女兒身是多麽複雜。

需要或是已經動了心,是變性者自己的事情,但是媒體的興趣或是要玩酷的感覺,會因爲本地已經不是第一次而失去了炒作的興趣。因此變性的念頭一定不要輕易地實施。

資料來源:http://www.xicn.net/life/special/item/2002-06-21/80545.html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19 下午

變性慾 誰說不正常

【2002.03.30   中國時報   李柏青/北市(大學生)】

 

日前,許多媒體報導,有一位國小六年級的「男」同學,一心想成為女孩子,而要求母親帶他至醫院注射女性賀爾蒙,媒體在陳述此事件之餘,還另外邀集了幾個精神科醫師,來解釋隱藏在此種行為背後的動機。不但如此,記者們更進一步披露此男童的身世及背景,他們說到,「這名小學生小時候曾經目睹爸爸毆打媽媽」,這彷彿是意謂著,這些具有所謂「變性慾」的人,必定是出生於一個不正常的家庭,因為這個家庭不正常才會教養出這般「不正常」的孩子啊。

從整體的報導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個社會中的主流價值、權力系統,是如何的在賦予及建構他們眼中的「異類」的意義。這些所謂「異類」的出現往往令主流世界裡的人們感到既焦慮又興奮,這些人們總是急著將「異類」們命名然後加以病理化,他們總是不忘強調對方的「不正常」之所在,在此過程中,不但強化了自身的「正常」的地位,也掩飾了內心的焦慮與不安。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們的社會中總是充斥著許多指涉著所謂「不正常」或「異類」的符號,如同性戀、變性人、第三性、人妖、檳榔西施、台奸、八家將、憂鬱症患者……等等,這是多麼暴力的一個社會啊。

媒體、精神病學、學者專家們一方面教我們要包容跟我們「不一樣」的人,可是另一方面卻又興奮的在建構一個主流之外的「異類」系統,其心態之「不正常」,可見一斑。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19 下午

變性人的基本人權

【2002.08.24  中國時報  張宏誠(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目前為法律研究人員)】

 

近來國內多起「性別認同障礙者」權利保障議題,引發社會一陣關注。如之前鍾玲領養子女事件,又如性別認同障礙者蔡雅婷意欲申請更名並以女裝扮相之照片換發其國民身分證,遭內政部以「造成辨識當事人困擾」為由予以駁回;日前另一名性別認同障礙者因持偽造身分證遭警方盤查後留置警局偵訊時,而引發的性別認同障礙或同性戀者是否要當兵的爭論,及將「變性慾」與同性戀劃上等號之刻板印象,其背後所涉的社會層面、法律層面乃至於法律制度面上的議題,恐非僅止於目前輿論所討論的「變性人是否應該當兵」等如此單純。

由於對於性別認同障礙的成因尚未明確,而變性手術具有「不可回復性」,以至於一般人對於進行變性手術多半抱持否定的看法,加上中國人對於男女性別觀念重視程度上的差異,更加導致華人社會對於變性手術乃至於變性人強烈的排斥與歧視。

性別認同障礙者對於其身體性別認知與心理性別認知不一致,尋求性別轉換手術,可主張的憲法基本權利基礎當為「人性尊嚴」。德國基本法第一條第一項明文規定,人性尊嚴不可侵犯。一切國家權力均有義務尊重及保護人性尊嚴。換言之,每一個人均有人格獨立價值,對於一身專屬性的事務具有自主決定權,擁有其私人生活領域之自由。歐洲人權法院即曾認定性別轉換及其之後對於出生證明性別記載之變更,乃歐洲人權公約第八條關於私人生活保障之範圍。我國憲法雖無「人性尊嚴」之明文,但在大法官解釋早已確定人性尊嚴在憲法中的功能與地位。

性別認同障礙者進行性別轉換手術之前,涉及性別轉換手術是否許可以及程序上之要件。例如在日本則有醫師因為進行變性手術而違反彼邦刑法及優生保健法相關規定被判有罪;相關國外立法例,例如瑞典、德國、義大利、荷蘭及土耳其等均有制訂專法規範變性手術,舉凡手術進行的最低年齡、國籍、親屬法上之身分關係等法律要件以及相關醫學上之認定要件。除此之外,亦有透過行政命令(例如挪威、奧地利、丹麥)或經由司法機關判決許可(例如盧森堡、西班牙、比利時、波蘭、葡萄牙及瑞士等)者。因此,當務之急應該比較各國制度與國際間所採用的認定標準,從而制訂符合我國國情民風的制度與適用準則。

而性別轉換手術之後,更有許多法律制度面議題需一併考量。首先是性別轉換後當事人民法上身份認定問題,例如所有相關證件之登記變更,包括證件上性別登記變更、姓名變更(這部分大法官解釋已明白承認屬人民基本權利)以及戶籍登記之變更,涉及戶籍法相關問題。其次是當事人既有法律上身份關係調整,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再者是當事人其後生活關係保障,例如如何成立婚姻、如何領養子女(日前我國即有鍾玲經由法院裁判順利領養子女之案例)以及工作上相關保障,諸多問題均有賴進一步在法律制度面上加以釐清與規範。

例如蔡雅婷雖為一「性別認同障礙者」,其性別轉換手術完成之前,其客觀性別認定與法律上之身分認定縱無發生扞格之處,然而就身分證為其身分識別之依據,不如准許其得以女裝扮相照片換發身分證,使其與現有外觀具有一致之辨識性。若完成性別轉換手術後,對於戶籍上登記,例如性別、家庭中排序(如次男變更為長女),各國亦有透過行政(例如奧地利)、立法(例如德國)、司法(例如法國最高法院於一九九二年判決准許變更戶籍登記)等方式,准許完成變性手術之變性人申請戶籍登記之變更。

而性別認同障礙者除上述相關婚姻、親子等相關民法上議題外,尚有職場上工作權之保障議題、醫療保險、社會保障制度適用、刑法上關於性交易或性侵害等構成要件認定、監獄受刑人收容問題;以及變性人如何參加運動競賽等相關議題。在在都涉及性別認同障礙者的人性尊嚴、私人生活的尊重與其個人對於身體支配的自主權。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或許無關痛癢,甚至有認為他們傷風敗俗,但是他們終究是憲法眼中所欲保障的基本權利主體,也許對於中國人長久以來重視的家族宗親血統倫理有所牴觸,但在法律層面,絕對有必要認真看待性別認同障礙者的現實需求及其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而就整體制度面上重新加以考量與修正。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18 下午

不是白嫖 是性侵害

【2002.08.26  中國時報  吳鋒/北市(資訊業)】

 

昨日各大媒體都以顯著的版位報導北市少年警察隊線民李某涉嫌
「白嫖」陰陽人陳女一案。這則社會新聞刺激辛辣,內容曲折撲朔,
甚至牽扯到少年隊長的個人去留問題,很能引起一般民眾的關切。不
論此事真相如何,但是我從頭觀察到尾,實在看不明白「白嫖」二字
的來由。

「白嫖」的定義十分明白,是說嫖客與妓女雙方同意進行性交易
,嫖客辦了事卻不依交易約定付錢;前陣子有一知名電視主持人便陷
入類似的醜聞之中。然而在昨日的案件中,少年隊線人李某疑似在警
局中利用自己特殊身分強迫被害人李女為他進行口交,整個事情過程
是明顯的性侵害,李女是被逼的,並非可以簡稱「白嫖」的「嫖妓不
付錢」。

就算李女是因為涉嫌從事性交易而被捕,就算她是陰陽人,但包
括北市警局長在內與所有稱這件事情為「白嫖」的人都不應該,而且
都帶有嚴重的歧視意味。白嫖只不過沒付錢,這件事難道付錢就可以
解決嗎?奇怪的是,這個社會大家好像都習以為常地任由這樣明顯錯
誤的用辭肆虐在各種傳播管道上。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16 下午

雙性人 屬免役體位

【2002.08.21  中國時報  何新興/北縣新店(書記官)】
 
日前台北市大安警分局臨檢時查獲一名「男子」持用偽造「女性」身分證的嫌疑犯,「他」向警方表示,自懂事以來,就以女孩自居,後來更發現月經都準時報到,竟然是個「雙性人」,但對男生產生了抗拒心理,此外,「他」將於翌日進行兵種抽籤。隨後「他」的母親表示,「他」自小便喜扮女生,加上沒有喉結,講出來的話是女聲,有時連她也分不清「他」到底是男還是女。

筆者認為,無論「他」的身體上的構造如何,他隱匿自己真實的性別,扮成女生還是男生,甚至進行變性手術,這都是他個人的自由,並不犯法,沒有人可以過問,除非是想要與他交往的情人,以及依法必須真實陳述或填載性別的時候,才有權知道他的真實性別,只是他即將面臨的是非常尷尬的兵役問題。

如果「他」身體構造上真的「兼具男女兩性外性徵」時,依照國防部與內政部最新發布「體位區分標準表」的規定,將被歸類為「外性徵異常」,應該被判定為「免役體位」,換句話說,他不必當兵。

如果「他」身體的構成是個標準的男兒身,但心理上極度自認為是女生,同樣依照「體位區分標準表」的規定,則被歸類為「性心理性異常」,在經過精神科專科醫師的詳細診斷之後,也應該被判定為「免役體位」,還是不用當兵。

總之,對於當兵這回事,「他」以及有類似情形的朋友們,實在不用太過擔心才是。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15 下午

性愛瑜珈師 畫作露骨

【2006.11.07  蘋果日報 劉智維/高雄報導】

28

 

簡上淇及其創作「公和世界」靈感來源是古代希臘的共和思想。劉智維攝
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與台灣性學會昨起舉辦一連串有關「性」的展覽及研討活動,昨日首先登場的是助理教授簡上淇的「性之美素描展」。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11:35 上午

牛奶人坦白說 寡婦的另類3P

【2011.07.09  蘋果日報】

29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11:33 上午

10淫蟲齊射 褲襠蠢蠢欲動

【2010.05.28  蘋果日報  王毓健/整理報導】

足球員精力過人,花邊緋聞難免,但若不知「盜亦有道」一昧胡搞,可就下流而非風流了,《蘋果體育》為讀者選出南非世界盃期間最可能在聲色場合被拍到的10大淫蟲。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11:31 上午

英王3P椅

【2010.03.23 蘋果日報 】

英國廣播公司(BBC)最近完成英王愛德華七世(1841/11/09-1910/05/06)即位前的紀錄片,製作單位在這位國王時常流連的法國巴黎妓院內,發現一把「助性椅」。據說,這把椅子能讓愛德華輕鬆玩3P。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11:24 上午

黑色愛情男女 美夢

【2011.04.07  蘋果日報   蔡虫/撰寫】

三角戀愛令人傷腦筋,我們妥協好嗎?3P吧!這是三贏做法呢!

30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11:22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