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快速檢驗」滿週年 性防所一年內篩檢出59例愛滋
【ETtoday 2002.04.25 12:53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性病防治所推出「愛滋快速檢驗」滿週年,截至今年2月底,共有2902位民眾接受此項服務,共篩檢出59例陽性個案(陽性率2%),這項檢驗陽性率比一般族群(陽性率約為10萬分之3)高出甚多,而和匿名篩檢3%之陽性率不相上下,顯示有危險行為之民眾,確實會比較擔心是否有感染,即使是自費仍願意花錢於最短的時間內買到安心。 接受快速檢驗的2902位民眾中,除發現59例愛滋陽性感染者外,也有80位佔2.8%感染梅毒,而愛滋病毒和梅毒二者皆感染者計11位佔HIV感染者之13.8%。男性愛滋病毒的感染率顯著高於女性(男性2.3%、女性0.3%),梅毒感染率男女仍然有差,但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男性2.9%、女性1.5%)。 此外,調查也發現,男同志或雙性戀者愛滋病毒及梅毒陽性率皆高於異性戀者,愛滋病毒陽性率更高出7.6倍。 分析做快速檢驗與不做快速檢驗的資料發現,只有在國外旅遊有嫖妓行為、在同志聚集場所發生性行為,以及發生網路一夜情者,比較想在短時間內知道檢驗結果,所以會花錢去做快速檢驗;其他無論是應酬有嫖妓行為、在大陸發生性行為、本身已感染性病等皆是做一般檢驗者之比例高於快速檢驗者。 在男性與女性做快速檢驗的原因也有所不同,男性仍是在國外旅遊有嫖妓行為、在同志聚集場所發生性行為為最重要的原因,而女性則是因為網路一夜情及擔心性伴侶有性病為做快速檢驗最主要原因。 愛滋快速檢驗是一個很有效的篩檢管道,台北市立性病防治所推出「快、準、便宜」快速檢驗,可以使忙碌的現代人在發生高危險行為後,不會因為一句「沒時間」而忽略篩檢的重要性。 台北市立性病防治所提供快速檢驗服務採取收費制,連同掛號費收350元,由一位專人以隨到隨做的方式在2小時之內提供出正確的檢驗結果,而在這2小時等待的時間中,有護士小姐提供諮商服務,教導如何執行安全性行為、評估感染的危險性,民眾可多加利用。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com.tw/2002/04/25/350-1295115.htm
愛滋病患續增 嫖妓者為高危險群
【2000.10.26/聯合報 記者陳于媯/台中報導】
台中市感染愛滋病及愛滋病例持續增加,衛生局列案管理的有一百七十二人,其中三十五人已經死亡,患者以商人居多,工人和無業遊民也不少。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王任賢認為嫖妓已取代同性戀,成為愛滋病的高危險群。 根據衛生局十六年來的統計,今年五月間列案管理的愛滋病帶原者有一百五十九人,但是到了十月就上升為一百七十二人,死亡人數也在五個月內從三十一人增加為三十五人,這種成長曲線令人擔憂。 衛生局長林瑞欣說,愛滋病感染者增加,應與衛生所和醫院加強篩檢有關,從感染者的職業分布看來,商人和工人所占比例都不小,還有一大部分是無業遊民或從事服務業;另有十餘人是學生,家庭主婦也有四人,後者可能是從丈夫感染而來。 衛生局決定和生命線合作,加強宣導愛滋病防治,中國附設醫院主任王任賢建議宣導工作應「直搗黃龍」,深入特種行業,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王任賢說,他近年來新收治的愛滋病例,異性戀是同性戀的一倍,同性戀圈子狹窄,相關資訊接收快速,反而是異性戀者嫖妓取樂,這些妓女白天睡覺,晚上接客,對愛滋病毫無警覺性,也不採取防範措施,相當可怕。 他說,以前調查異性戀患者平均嫖妓二十次才感染愛滋病,現在很多患者只嫖妓幾次就中獎,有個三十餘歲男子甚至到高雄出差時,酒後只嫖妓一次便感染,不可不慎。
健保IC卡一刷 愛滋患就醫更坎坷
【2002.04.17 民生報 記者黃靜宜/報導】
王小姐去診所看感冒,醫師一刷她的健保IC卡發現,王小姐年輕時曾經墮過兩次胎,且有梅毒病史,也有精神科就診紀錄。如果你是王小姐,心中作何感想?健保IC卡即將上路,便利的背後卻潛藏隱私曝露危機。愛滋病毒感染者張先生說,去年他藥物中毒,高燒不退,幾乎陷入昏迷,半夜兩、三點朋友送到他北港一家醫院急診,他好意告訴正忙著替他打針、吊點滴的醫護人員他是帶原者,沒想到話一出口,醫護人員幾乎「立刻暫停」手上動作,醫師也不替他打退燒針了。他的中醫師朋友,看他病況危急,只好在急診室就地替他針灸退燒,院方不僅不替他退燒,還用刑案現場用的那種黃色塑膠警示條將他的病床圍起來,讓他不知如何是好。張先生說,感染者主動告知醫護人員身分,就是遭來這樣的待遇,未來健保IC卡上路後,感染者就算是看一般的小病,身分也會暴露,他擔心,屆時可能沒有醫師要醫治他們。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張維表示,健保IC卡的設計沒有從病人角度思考,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信任醫師,也不是每個醫師都值得信任。而且,病人有權利選擇要不要讓醫師知道自己所有的疾病,健保IC卡卻剝奪這種權利,不管你信不信任、熟不熟的醫師,只要一刷你的健保IC卡,就會知道你所有的疾病,醫師權限無限擴張。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表示,台灣社會還沒有成熟,貿然實施健保IC卡,會嚴重傷害病人隱私。她強調,疾病是個人隱私、也是自尊的一部份,健保局為了防止醫師浮報醫療費用、避免醫療資源浪費而設計健保IC卡,卻因此放棄病人隱私和自尊,並不適當。他們認為,未解決上述問題前,健保IC卡應暫緩實施。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莉茵表示,讓醫師知道病人的病史應有其必要,但前提是醫師應該嚴守分際,不能隨意向外人洩漏。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總幹事鄭南鵬表示,精神病患至今仍承受異樣眼光,在精神病患標籤未拿掉前,的確不必要讓不相干的醫護人員知道精神病患的身分,或許健保局應該考慮把部分資料保密。但根本解決之道是去汙名化、去標籤化,如果有一天社會大眾不再歧視精神病患,就沒有隱瞞必要了。
性知識不行! 4成7青少年誤認蚊子咬會染愛滋
【ETtoday 2001.1.18 11:21 記者曾薏蘋/台北報導】
台北市性病防治所針對參加「知愛教育營隊」的台北市復興高中學生,所做的學前調查發現,有47%的學生以為蚊蟲叮咬會感染愛滋病,63.6%的人不知道保險套不能使用凡士林作為潤滑劑,顯示高中生在性知識薄弱。台北市性病防治所與復興高中合辦的「知愛教育營隊」,除了學校可抵學習服務時數,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在學習中及宣導中,得到豐富、正確的性知識﹔參加知愛營隊的學員,返校後,需對班上同學宣導。
為了調查學生教學效果,營隊教育前,先對學員們做一項學前測驗,結果有47%的學生以為蚊蟲叮咬會感染愛滋病,63.6%的人不知道保險套不能使用凡士林作為潤滑劑﹔對於性行為態度,一半人認為青少年可以有性行為。約有1/3學生認為,約會時沒有所謂的「親密界線、堅持不發生性行為時兩人就會分手、只要做好保護措施就可有性行為」。性防所指出,現代青少年性觀念開放,但性知識不見得豐富,為了讓更多年輕人透過公益活動,並獲得正確性知識,第二梯次的「知愛教育營隊」,對外開放給有興趣的青少年。結訓學員除了結訓書外,也可作為學習服務時數,並可在校園做宣導服務工作﹔第二梯次在2月12及13日舉行,名額20位,有興趣者可向性防所聯絡﹔電話:23703739轉1644。
資料來源︰http://www.ettoday.com.tw/article/91-341356.htm
防治愛滋廣告 成效有限
【2002.04.28 民生報 記者黃靜宜/報導】
衛生署每年砸下兩、三百萬元經費大打防治愛滋病廣告,甚至大手筆邀請知名藝人,如吳宗憲擔任代言人,只是,廣告效果如何?連學者都存疑。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晏涵文表示,他已建議教育部,利用導師時間要求學生按時收看防治愛滋廣告,並繳交「心得報告」,如此才能真正達到廣告效果。截至今年二月底止,國內愛滋感染者已突破四千人,且年齡層集中在二十到四十九歲年輕族群,即使衛生單位頻頻在媒體上大打廣告宣導性行為戴保險套,甚至去年邀請藝人吳宗憲擔任愛滋防治廣告主角,還引起話題,但實際成效卻有限。同時也是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教授的晏涵文表示,詢問許多學生是否有看到防治愛滋廣告,大多數人不是沒看到就是沒印象,顯示衛生單位投下的兩、三百萬元經費幾乎等於丟到水裡,引起的波瀾很有限。為此,他已向教育部提出一項建議,也獲得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認可。他希望教育部以行政命令方式,規定國中或高中每班的導師時間必須撥出二十分鐘,講解愛滋防治常識及性教育,並提醒學生記得收看愛滋防治廣告,事後繳交心得報告。他說,先前他曾進行這項研究計畫,發現要求學生交心得報告後,多數學生都看到愛滋防治廣告了。這種方式將大眾媒體和小眾結合,才更容易達到廣告效果。此外,政府希望學生了解安全性行為的重要,但高中職男生卻因為沒有護理課,從來沒有在正規課程中接受過性教育。對此,晏涵文也表示,今年內將會請軍訓、護理老師也針對高中職男生進行至少兩小時的性教育。他說,其實性教育就是安全教育,若忽略安全性行為,是有可能感染愛滋致死的,社會大眾不應再視性行為為罪惡,避之不談,否則安全性行為將無從落實。
別怕愛滋 一般的接觸不會感染
【2002.05.06 聯合晚報 記者陶煥昌/台北報導】
員警常會抓到愛滋帶原者,或在不知情下與愛滋病帶原嫌犯相處,是否會因而感染愛滋病?台北市性病防治所說,愛滋感染有血液接觸、母子垂直感染和性行為三種途徑,其中80 %是性行為感染,員警們不必太過恐慌。話雖如此,警方在執行勤務時,有時會在不知情下與帶原嫌犯身體接觸,甚至緝捕嫌犯時,會發生拉扯、掛彩流血的狀況,因此,到底有無被感染的機會,員警們說得很坦白,「這種事,總不能試試再說。」以往,台北市警中正一分局曾有處理互毆案件的員警,被一名「同志」咬傷,事後,這名員警心情極度低盪,一直到數月後,他與咬傷他的同志兩人驗血都呈愛滋陰性反應,才稍微釋懷。性病防治所防治組說,警察與愛滋病患的「一般性」接觸,通常不會因此感染,但若有打鬥,沾染對方血液的情形時,做個檢驗是必要動作。目前所方替刑案嫌犯抽血檢驗重大疾病,主要是愛滋和梅毒兩項。
愛滋防治重少輕老 銀髮族不滿
【2002.05.12 世界日報 美聯社華盛頓十一日電】
愛滋病並非年輕「同志」的專利,公衛資料顯示,異性戀與銀髮族愛滋病罹患率持續增加,已促使老人福利團體呼籲政府修正愛滋病宣導工作的重心。家住密蘇里州堪薩斯市、現年 67 歲的珍‧佛勒離婚後與另一對象交往,沒想到因此染患愛滋病。她說:「我已經是老太婆了,根本不擔心懷孕,自然沒有採行任何「預防措施」,也完全沒有想到還有其他的問題。」加州愛滋病預防研究中心協調員莫妮卡‧狄亞說,像佛勒這樣的情形並非少見,「停經婦女不擔心懷孕,往往不用保險套,再加上現在偉哥和口香糖一樣普遍,甚至連醫護人員也不問老人的性生活」。雖然缺乏全國性的愛滋病追蹤系統,疾病控制暨預防中心(CDC)的最新資料顯示,美國 50 歲以上的愛滋人口在1990 到 1999 年間,從 10% 增為 13.4%。佛勒等人抱怨政府的預防愛滋措施未以老人為訴求對象,而且醫師很少記錄老人的性伴侶等資料。銀髮族權利團體也說,政府的愛滋宣導海報及廣告少有老人面孔;有時老人詢問醫師,他們需不需要做愛滋篩檢時,醫師常表示沒必要。「全國 50 歲以上愛滋患者協會」主席坎培爾還說,探討愛滋藥物與老人常用藥物間不良作用的實驗太少。此外,許多人認為問題出在美國普遍疏忽老人的性活動。坎培爾表示:「我們是以年輕人為導向的文化,很少想到父母或祖父母的性生活。」事實上,研究顯示享受魚水之歡的老人很多。美國退休人協會(AARP)1999 年的研究發現,45 到 59 歲的男女當中,超過半數每周行房一次以上;75 歲以上的男女,有四分之一每周做愛至少一次。
「打擊愛滋」 跨局室小組成軍
【2002.05.16 中國時報 盧金足/豐原報導】
愛滋病傳染人數激增,成為世紀黑死病,台中縣已有三十六人死於愛滋病,危險因子以異性戀居多,台中縣府昨日展開跨局室愛滋病防治網路,由副縣長張壯熙和各科室主管穿著迷彩裝,持槍刺破象徵愛滋病毒的汽球,高呼口號宣誓共同打擊愛滋病的決心,喚醒大家正視愛滋病的防治。 台中縣愛滋病防治工作小組委員會十五日首度召開,縣府各局科室主管高呼「單一性伴侶、愛滋會遠離、愛她有一套、愛滋不報到」的口號,宣誓共同打擊愛滋病決心,副縣長張壯熙表示,成立跨局室小組是針對不同群體的特性、危險因子與感染趨勢,加強民眾對保險套預防性病及愛滋病功能的認知。 防治小組鎖定的愛滋病高危險群,將加強宣導為性行為者的血液進行篩檢,針對性病患者、性工作者、男同性戀者、毒癮者與嫖客,希望各局室同心協力打擊愛滋,未來小組將定期召開會報,檢討防治成果,喚醒民眾注意愛滋病防治。 衛生局長黃美娜指出,台中縣自民國七十八年發現第一例愛滋病例後,到九十一年三月為止已經有一百七十九人感染,其中有六十六人發病,死亡三十六人,感染年齡以廿到廿九歲,生產力旺盛的青壯族群最多,危險因子在統計上則以異性戀者居多,職業類別以無固定職業者居冠,提醒民眾愛滋病已不再是某些族群特有的專利,而是一個全球、全人類的二十一世紀的「黑死病」。 縣府強調,愛滋病防治工作必須跨單位合作,擴大宣導層面達到全民共識,小組由縣長擔任召集人,衛生局局長擔任委員兼執行秘書,成員涵蓋民政、教育、社會、農業、兵役、勞工、新聞室、警察、觀光旅遊局等單位首長及醫師公會理事長擔任委員,共同研擬推動對愛滋病防治之衛生教育工作,針對各類職場、學校、機關團體、民眾等推動全民對愛滋病之認識與防範。
防治愛滋 高縣鎖定八大行業
【2002.05.24 中國時報 林倖妃/高縣報導】
高雄縣政府二十三日成立愛滋防治工作小組,除愛滋防治知識將列入高中職教材及考題外,並擴大對舞廳、理髮廳和酒家等八大行業臨檢,若發現有性交易或吸毒等違反法令者,由警方協助送往醫療院所抽血檢驗;已成為防疫漏洞的外籍新娘,一併列冊加強輔導。 愛滋防治工作小組昨天成立,由縣長楊秋興擔任召集人,成員包括衛生局、教育局、建設局、新聞室、勞工局、農業局、原住民局和警察局,展開為期四年的對抗愛滋計劃,預計將縣內目前年增加率百分之三十六降低為百分之五以下,並讓感染者獲得妥善照護治療率。 建設局和警方將擴大對八大行業臨檢,包括酒店、舞廳、理髮廳、三溫暖、遊藝場、茶室和KTV、MTV,一旦發現有吸毒者或性交易工作者及消費者,涉嫌有違法行為,則由警方協助送往醫療院所接受抽血檢驗。 衛生局將同時推動,在旅館、賓館等客房放置保險套,將保險套連同一般盥洗用品,列為房間必備用品。
心理演劇 讓愛滋患領悟
【2002.05.31 民生報 記者林進修/報導】
戲劇不只可怡情,也可直指心靈深處,挖掘最不欲人知的那一面。台北市立性病防治所和天主教露德之家開辦的心理演劇自我成長工作坊,兩個月來已讓五名愛滋帶原者從角色扮演中認清自我,不再為意外的人生自怨自艾。帶領這個心理演劇團體的性防所教育訓練組主任蔡春美指出,愛滋感染者在得知得病那一剎那,往往不能接受事實,情緒若不紓解,有時甚至會危及他人,因此性防所及露德之家才在去年十月成立心理演劇自我成長工作坊,試圖為帶原者找尋一個出口。阿德(化名)自從感染愛滋病毒後,變得憤世妒俗,成天抱怨老天爺為何待他這麼薄,並放任自己和他人濫交,試圖將病毒大量散播出去,危害更多人。加入工作坊後,蔡春美讓他扮演老天爺的角色,結果在一次又一次的角色扮演中,他終於對自身問題有更深的了解及領悟,不再偏執。小張(化名)則對每天必須接受的雞尾酒療法深感不耐,拒吃護理人員給他的藥物,讓醫療團隊傷透腦筋,蔡春美於是讓他在心理演劇中扮演護理人員,讓他體會這群護理人員的苦心及難處,果然以後就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不再拒絕吃藥。該所與露德之家預計七月中旬開辦第二梯次的工作坊,舉行為期三個月、共六次的團體表演,歡迎愛滋帶原者免費報名參加,有意報名者可電(02)23703739轉1641接蔡春美,或電(02)23711406洽露德之家社工師徐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