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資料蒐集整理留存

Archive for the ‘E.性/別越界’ Category

直擊 俊男變偽娘 難辨雌雄

without comments

【2011.03.01  蘋果日報  專案組╱高雄報導】
999元提供化妝造型「只為好玩兼紓壓」51

 

 

 

 

 

25歲的空文原本是樸實的上班族,經裝扮後竟成為楚楚可憐的美少女。專案組攝

誰說男子漢不能嬌滴滴?去年有台灣第一偽娘稱號的「紀香」紅到大陸,還擔任網路遊戲代言人,此後在台灣悄悄掀起一股東洋偽娘風。《蘋果》記者直擊「偽娘」咖啡廳不賣咖啡卻提供變身服務,只要九百九十九元,就可請打扮成女僕的店長為男客提供專業化妝、造型及寫真服務,記者詢問店長來客是否想滿足穿女裝的快感?店長否認,他說來店的男士性向多為異性戀且是一般上班族,短暫的女裝打扮只為變身好玩兼紓壓。

這家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的MOFA偽娘咖啡廳佔地小小二十坪,但裡面化妝品、各式假髮、女僕裝、公主裝等變裝設備,從女生可穿的S號尺碼到壯漢可穿的「3L」超大尺碼一應俱全,還有攝影棚可拍攝偽娘扮相的寫真照,甚至還提供女僕Parapara舞教學,吸引不少動漫愛好者流連。

老闆想揪團扮女僕

記者直擊做女僕打扮的店長「王子」身兼化妝師及造型師,忙進忙出左右開弓為上工的女僕「貓哉」撲粉、畫眉、塗口紅,再套上假髮,才十五分鐘原本清秀的小男生竟變身為金髮俏女僕,跳起Parapara舞巧笑倩兮模樣根本雌雄難辨,「王子」透露,偽娘裝扮首先是要撲粉打平消除男性粗獷輪廓,再把下巴及臉頰兩側打暗製造鵝蛋臉,接著拍照時再引導男客女性化的動作即可。
而本業是做活動企畫的店長「王子」稱他可是正港男子漢,三十二歲的他有女朋友,嚴辭否認是第三性,「我十多歲時就開始玩cosplay(角色扮演),偽娘打扮只是一種興趣,因為揪團找朋友一起扮成女僕跳Parapara舞,所以才開始研究男扮女的特殊化妝。」

「和我姊我媽不像」

擔任女僕的「貓哉」表示他做偽娘打扮已三年,今年才二十三歲,記者詢問他是否是易服癖,他笑說:「打扮成偽娘、女僕只是工作需要,平時我還是作男生打扮。」而來拍攝偽娘寫真的男客「空文」自稱是上班族,「我想來看看自己女裝是什麼模樣!結果跟我姊妹和媽媽都不像耶!」他笑說:「媽媽如果看到我女裝照一定會打死我。」

風氣開放曝光度增

流行文化作家久本治表示,「偽娘」在台灣是很新的名詞,而男扮女的難度的確很高,「偽娘第一就是要漂亮!」不但體型有限制,不可太過壯碩,外貌也要似女性的嬌美,否則常會被毒舌網友攻擊為「變態」,男扮女裝的偽娘近來逐漸浮出檯面,主要是因為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大眾對中性角色認同度增加,另外社群網站如YouTube、臉書分享視頻、照片的便利,更讓美形的偽娘曝光度大大提升。

52

 

 

 

 

 

MOFA偽娘咖啡廳常邀請團員聚會,和女客混雜時很難認出究竟誰才是女生。王子提供

53

 

 

 

 

 

原本國字臉的小光畫了眼影戴上假髮後,改造成動漫中美豔女僕。王子提供

54

 

 

 

 

 

有台灣第一偽娘的紀香在日本、中國有許多粉絲。紀香提供

 

跨性別名詞解釋
●偽娘
原意指生理性別是男性,但外貌及打扮都極像女性,也有廣義解釋為第三性中做女裝打扮者。
●扮裝皇后
喜愛穿女性內衣、身著性感妖媚女裝從事表演,基本上是男同志。
●易服癖
指愛穿上異性服飾的人,以裝扮表現內在男女互換的心理。
●變性欲者
不僅想穿著與自己生理性別不同的服裝,更想以手術方法改變先天性別。
●第三性公關
類似日本人妖酒吧的陪酒服務生,男性以女裝打扮在酒店坐檯陪酒,許多從業男性甚至也隆乳、變性。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4:24 下午

海軍男軍官 變身36D鋼管舞孃

without comments

【2011.06.07  蘋果日報  蔡佳慧╱綜合外電報導】
50

48歲的鋼管舞教師娜塔莎葛蕾(右圖),變性前曾是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左圖)。翻攝網路

英國

英國鋼管舞美豔女教師娜塔莎葛蕾雖已年屆48,但保養得宜,擁有36D豐胸與修長美腿,備受學生歡迎。不過在4年前,「她」還是男兒身,甚至曾任英國皇家海軍軍官,結過2次婚,兒子已21歲。

葛蕾的原名叫做大衛培恩,從小就覺得自己應當女生,但礙於在保守環境成長,只能循規蹈矩交女友,並在25歲結婚、生子,「我從4歲起就已清楚認識到,我應該生在女生的身體裡。」28歲起他開始變裝做女性打扮,獲得妻子體諒與支持,甚至一同採買女裝。但他在36歲離婚,進入皇家海軍,變裝癖好又成了不能說的祕密。

懷主播和女模夢

1998年他退伍、再婚,7年後又離婚,這次決定變成女人,開始定期注射女性荷爾蒙,甚至改名換姓。去年「她」動刀隆胸,變成36D波霸。目前除顧問工程師的正職,平時也兼差教鋼管舞,還曾奪鋼管舞大賽亞軍。

葛蕾現在和24歲女友同居,「理論上我們依然可能生孩子,我想要女兒。我們曾考慮過,不過目前決定安於現狀。」放眼未來,她夢想成為第一個變性人電視主播或時裝女模,「想做什麼就去嘗試,就算不成功,最糟也不過是被拒絕而已。」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4:21 下午

連抓14街頭流鶯 竟然全都是男扮女裝

without comments

【2012.01.10 蘋果日報】
49

 

 

 

 

 

 

 

廣西南寧警方上周六抓到14名流鶯,全都是男扮女裝。(翻攝網路)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的興寧公安分局,上周六(7日)晚間展開突擊行動,打擊當地色情事業。警方在街頭帶回14名「站壁」的流鶯,結果回警局嚇了一跳,她們竟然全是男人!

回到派出所後,14名「站壁女」一開口,全是粗獷的男聲,其中幾個人更說:「我就是喜歡打扮成女人,喜歡走在街上,喜歡陌生男人跟我搭訕,叫我小姐,這有甚麼不可以嗎?」

其中1人向警方坦承,自己從小就喜歡當女孩,1年前花錢經歷了隆胸、隆鼻、割雙眼皮等整容手術後,來到南寧開始進行色情交易,而曾與她交易過的男子,都不知道「她」原來是男人!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4:19 下午

感情超好! 雲南雙胞胎姊妹相約變性當「兄弟」

without comments

【2012.03.28  NOWnews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48

大陸雲南一對姚姓雙胞胎姊妹,不約而同決定做變性手術,成為「雙胞胎兄弟」。(圖/翻拍自網路)

大陸雲南一對姚姓雙胞胎姊妹,不但長相一樣,連個性、興趣都相同,現在這對雙胞胎姊妹除了這些特質外,更不約而同決定做變性手術,成為「雙胞胎兄弟」。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雲南這對姚姓雙胞胎,兩人從幼稚園開始到小學、國中、高中、大學都上同一所學校,從小到大感情超好,離不開彼此,更特別的是兩人雖然是女兒身,但自小時起就有個共同的想法─「不想當女生」。

姚姓雙胞胎表示,多年來她們男性化的舉止和個性,常遭到同學的歧視、批評,只要別人的一個異樣眼神,就會讓她們心理受傷,直到向父母傾訴,想要變性當男生的念頭,又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兩人才感覺到作自己的認同感。
這對雙胞胎利用多年來上班的積蓄,再加上父母的贊助,日前在上海進行兩階段的變性手術,未來再進行第3階段的手術後,就能變成不折不扣的「兄弟」。兩人的主治醫師表示,雙胞胎一起做變性手術,是世界罕見的案例。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58 下午

不必辨我是雄雌

without comments

【中國時報  文/丁玲】

變裝行為所要表達的概念是:每個人都能做自己的設計師,穿自己的品牌。於是男人可以戴胸罩,女人可以打領帶,只要他們喜歡他們愛,旁觀者就無權置喙。

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週遭,變裝並不是什麼罕見或希奇的事,在紅頂藝人變裝秀大受歡迎之後,電視節目模仿秀就開始出現知名男明星「下海」扮女性的橋段。

不過,變裝不僅限於耍耍令人發噱的把戲而已,在某些戲劇或電影中,這種動作也被視為一種表演藝術的極致,例如日本演員東玉三郎,與電影「蝴蝶君」、「霸王別姬」中的尊龍、張國榮,以及「亂世浮生」一片裡的「女」主角,個個都風華絕代,美艷絕倫,更被外界視為是演技一流的演員。

在日本,由小林一三創辦的寶塚劇團,近百年來以清一色的女性擔綱演出舞台劇,除了在該國各大城市設有許多專屬的劇院之外,那些扮演男性角色的男裝麗人們還擁有廣大的支持者與戲迷後援會,其中有一位人氣最旺的天海祐希,甚至因此獲得進軍好萊塢影壇的機會;而向來標榜中性風格的名牌卡文克萊,也曾經起用一名光頭的日裔美國人珍妮(Jenny Shimizu),為其知名香水CK ONE代言。最有趣的部分是,這個萬中選一、外表酷帥的名模並不是選美皇后出身,而是本來在洛杉磯修車廠工作的「黑手」。由上述所舉的幾個例子不難觀察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與自己原生性別「不相符」的穿著打扮,仍然被主流社會認同為「美」、「好看」或「具有吸引力」、「魅力十足」,並非不堪入目。

只是,無論男變女或是女變男,性別化的穿著究竟應該如何定義呢?一般說來,突顯女性第二性徵的胸罩,以及使皮膚看起來毛量較為稀少(女性賀爾蒙有此作用)的絲襪,是男性扮裝為女性最重要的「道具」,但亮色系口紅、高跟鞋、迷你裙、塗蔻丹的長指甲則有加分的作用。至於皮草、有腰身的上衣、長髮、羽毛、耳環、亮片、金銀粉、染髮劑……等等,雖然性別界線有越來越模糊的趨勢,但若使用得宜的話,從客觀傳統的角度觀之,亦能散發出一股所謂的「陰性氣質」。另外,由於男裝的變化較少,中性化服飾風方興未艾,對於想變裝為男性模樣的巾幗英雄,困難度略微偏高,建議想變裝者,不妨考慮無腰身的西裝與領帶,再加上平底方頭的皮鞋,就是滿正點的變裝了。當然,有勇氣的人也可以在人中處貼上小鬍子。 即使以上所提供的訣竅,一般人除非參加劇場、表演、或化裝舞會、甚至搞笑派才會用得著,但切記尤物女王瑪丹娜的勸告:「具有兩種性別象徵的衣服才是最性感的。」有勇氣的話,不妨小小嘗試一下另外一個性別的穿著。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53 下午

泰國人妖

without comments

【文/陶斯亮】
泰國有一座美麗的濱海小城叫帕他椰,是泰國最負盛名的旅遊勝地。帕他椰有一個世上絕無僅有的歌舞班子,它在自己固定的劇場裏能夠一場接一場,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的演下去,卻場場座無虛席,絕不必擔心無人光顧。它的觀衆來自世界各地,不遠萬里,只爲“一瞥驚鴻”。

那麽,這個歌舞班子究竟憑什麽像勾魂似的吸引衆多的八方來客呢?讓我告訴你,憑的是──人妖!在國內就依稀聽說過泰國有種人妖,也就是一種故意扮成女人的男人。他們能歌善舞,靠獻藝爲生。對這種事兒,我可不以爲然,男扮女裝,在中國一點也不稀奇;梅蘭芳、程硯秋等四大名旦,哪個在臺上不勝西施?

去年九月份,我隨以劉延東爲團長的中國青年代表團訪問泰國,熱情的主人特地爲我們安排了帕他椰之行。泰國青年局副局長對我們說:“晚上要請你們看一場很好的演出。”票很貴,要20美元一張,我疑惑的想:“出國總共才讓換80美元,一張票就要20,值嗎,”當時除了我猜到所謂“很好的演出”可能與“人妖”有關外,其餘同志還以爲是泰國民間歌舞呢?

我們一行五人(還有一泰國陪同烏沙妮)來到劇場,我們趕的是夜間第二場。

這個劇場小小的,只能容納百來號人;舞臺很矮也很小;座位離舞臺很近。這種佈局最大優點是臺上台下易於交流,好調動氣氛,有種親切感。

大幕拉開了,在濃郁的波斯音樂聲中,一群阿拉伯少女扭動著腰肢,款款上場了。她們披著飄飄的藍紗巾,身上琳琅滿目,叮噹做響;裸露著的肚皮有萬種風情,仿佛所有的舞蹈語彙都彙集於此;一雙雙修長的大腿,時時有意無意的破裙而出……我得承認,我確實是大吃了一驚!這難道就是“人妖”嗎?他們實在是太漂亮了!我徒勞的想看穿他們的鬚眉本色,但是那標致的臉蛋,圓潤的線條,那柔軟的腰肢,豐腴的大腿,還有那鼓鼓的胸脯,分明比報上登的剛選出的泰國小姐要美得多,我不由地迷惑了。這時,聽到後面小劉發出讚歎:“瞧這群姑娘,身材多棒!”節目一個接一個地演下去,大多是世界各國民族舞和民歌,還有一首大陸流行歌曲《阿里山姑娘》,幾個瘋狂的搖滾歌舞,但基本上還算健康。個別節目卻很無聊,如一位醜男人扮的醜女人,扭著扭著裙子掉下來了,露出大褲衩和兩條長毛腿;扭著扭著又把上衣脫了,從胸罩裏掏出兩團海綿,還擡起胳膊,搔著黑乎乎的腋窩,真是醜不可言。更要命的是,他竟然跑下臺來,一屁股坐到前排一位男觀衆的腿上,在他臉上亂親一陣,又把他的頭攬在自己假乳間揉來揉去。我仿佛嗅到一股濁臭,直覺噁心。這時,坐在離那位倒楣觀衆不遠的老陳──一位長相和舉止頗似毛澤東的團省委書記,早已嚇得“花容失色”,趕緊擠到

後排來了。事後他說:“哼!要是這樣對我,我就提出抗議,簡直是調戲觀衆!”瞧著他那副認真的樣子,我們都忍俊不禁了。這場演出,看的我好辛苦,出於醫生的本能,我一直在頑強地進行著性別鑒定。看過幾個節目之後,還真的讓我瞧出了幾處破綻。如有幾個喉結明顯,有的頸上圍一條寬寬的黑絲帶,我相信那是爲了遮住喉結的。還有,他們固然個個是粉面桃腮,卻沒有一雙纖纖玉手,那粗黑多節的大手,是無法靠化裝掩蓋的。有幾個的乳房大得嚇人,但很不自然,支棱棱的矗在那兒,一看就知道是用矽膠打出來的。再有,他們的身材比一般泰國女子要高大得多。

我還發現有那麽一兩個沒變好的人妖,胸部癟塌塌的,細細看,臉上還有壯疙瘩。

無論歌還是舞,也都有男角,多半挺英俊的。但是也有醜男人和老男人,演些串場的滑稽節目什麽的。總之,至少從形式上看,滿台倒是有男也有女,陰陽平衡,弄的你判斷錯亂,尤其那幾個特別漂亮的舞娘,簡直無法鑒別性別,除非你定他爲女人。

散場後,我們隨著興奮不已的人流出了門外,只見幾位身穿白色夜禮服、亭亭玉立的舞娘,正與一群群的觀衆合影。我們站得遠遠的看熱鬧,舞娘們向我們招手,很可愛的樣子,任你鐵石心腸,也會不由自主走過去的,可我們的男同胞卻嚇得撒腿就跑。我堅持了一會兒也跑了,因爲我發現她們出來拍照,合影者是需要付錢的。

在車上,我問烏沙妮:“哪幾個是女的?哪幾個是男扮女的?”。烏沙妮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統統都是男人!一個女人也沒有!”我們幾人,就像是被孫悟空施了定身術一樣,頓時就“定格”在那兒了。過了會,大智大勇的小劉說(可惜是事後):“咳!要是早知道他們是男人,咱們還跑什麽呀!還不來它一張!”

一路上,烏沙妮給我們講了許多人妖的事兒:人妖是泰國特産。建立這個劇團是一位老板的別出心裁的賺錢高招。他還買到了專利權,因此若想看人妖,必來帕他椰。

真正的人妖應該是兩性人,但這種生理畸形很少見。現在看到的人妖,絕大部分是後天造出來的。先選出那些基礎較好的男人,所謂“基礎好”,我想也就是咱們平常說的“小白臉”,“小奶油”,“娘娘腔”那類的男人;然後用藥物(女性激素等),或者施以特殊手術,使之向女性化發展;再加上女性心理訓練和歌舞訓練,就變成了一名人妖。

人妖是心理變態的,他們差不多已忘掉自己的男兒原型,而完全以女人自居。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往往濃妝豔抹,搔首弄姿,喜歡討男人的注目。上公厠時,他們覺得自己理所當然的應該進女厠所,不過我估計他們還不至於敢進公共女浴室,因爲再徹底的人妖,性器官也還會保留男子特徵的。

在世界各地來客中,尤以美國男人最喜歡人妖(准是同性戀者)。只要看中,就不惜花大價錢買走。不過麻煩的是,過海關和入境後,各種表格、護照及身份證中的性別一欄,不知該填“男”還是“女”?也有從舞臺退下來後還陰爲陽,結婚娶妻的,但能否生兒育女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天,小蔡搖著腦袋說:“我昨晚沒睡好,想了一夜還是想不通。”我則是驀地想起了一樁往事:小時候,武漢剛解放不久,我被大人帶到民衆樂園去玩。見到在一個鐵籠子裏關著個醜陋的小矮人(長大後才知叫侏儒),人們向籠裏扔錢幣,抛食品,扔小石子和髒物……我只感到恐怖,以及一種未可名狀的傷心。如今看人妖,需花上20美金(相當人民幣七八十元),但這究竟是太貴還是太賤了呢?──我實在無法判斷,唉,你們這些美麗的小人妖啊!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52 下午

性別與極別

without comments

【朱光棣/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
兩性關係不但是人生中一個重大問題,可能是最重大的問題。請問一個人生出來時第一個問題是什麼?大家都問「是男還是女的?」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呢?這問題對誰重要呢?想知道的是他周圍的人、是社會。周邊的人為什麼那麼關心一個人的性別呢?因為他們要知道如何對待這個孩子。男女有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衣服、不同的玩具等。很多語言中假設你不知道一個人的性別,你就無法以第三人稱稱呼它,比如在英語中你就不知道稱呼它為”He”或”She”好,想像一下,假如我們在街上遇到一個性別不明的人,我們會覺得很彆扭,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對待這個人,他是一個人,有什麼問題呢?但是我們只有對待男人和女人兩種方法,而沒有對待「人」的方法。正因為我們從人一生下來就要以名字、衣著、頭髮長短等等人為的方法來使我們一眼就可以辨別一個人的性別,以便以社會上既定一種方法去對待他。其實孩子在十幾歲發育期以前若沒有人為的衣著等的不同,我們無法從外表認出性別。我們要知道他們的性別,因為我們要以不同的方法對待他們。研究兩性關係的學者們發現,假如他們讓一個成人(不論男女),抱一個嬰兒而讓他知道這嬰兒的性別(不論是真是假),則這成人對待男女嬰兒的語氣、動作、或溫柔、或粗強有明顯的不同,為什麼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以不同方式對待男女嬰呢?因為我們對他們有不同的期望,我們期望男孩子長大成為剛強的男子漢大丈夫,女孩子長大成為溫柔的賢妻良母。這個不同的期望是社會的要求,其力量非常大,心理學一再強調,父母和老師對一個孩子期望的高低,與以後他長大時成就的大小成正比。因為社會對男女孩子的對待及期望的不同,他們成長以後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有很明顯的差別。舉目全世界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宗教等權力機構絕大部份在男人手中。男女權利的不平等是很明顯的。再回到我們的問題:為什麼一個人生下來時社會的第一個問題是:「是男的還是女的?」我的答案是:因為社會要歧視女人!

社會對男女的期望和待遇很不同,不但不同而且是極端的不同。社會期望男女長大後成為兩個氣質相反的人:男剛女柔、男強女弱、男嚴女慈、男主動女被動、男的自立女的依賴、男有理性女有感性、男主外女主內等等一系列對立的男陽女陰的性格。男女天生的生理上的不同,我稱為「性別」,上述後天的社會期望的氣質或性格的不同我叫「極別」(陰陽兩極的「極」)。英語是Sex和Gender的區別,在中文裡現在還沒有適當的翻譯(很多人把Gender翻為性別或性差,我覺得不適當),男剛女柔中的「男、女」是性別;「剛、柔」是極別。社會從那個人生出來的那一天開始就以不同的待遇和期望向那個人實行有系統的洗腦,來促使男的變成陽性的人,女的變成陰性的人。總的來說這種洗腦是很成功的,但不完全成功,有些不成功還造成悲劇。有些男孩子在社會的強勢壓力下還是不夠剛強,這種孩子在英語被罵為Sissy,在中文叫「娘娘腔」。相反的假如一個女孩子不夠溫柔,就會被罵為「Tomboy」或「這女孩子不像女孩子」。在文字上或邏輯上說:「這女孩子不像女孩子」或「這女孩子像男孩子」是矛盾的,一個女孩子怎麼可能不像女孩子呢?但在普通語言中這句話是有意義的,因為第一個「女孩子」指的是性別,而第二個「女孩子」指的是極別。故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女孩子沒有社會要求的女孩子應有的氣質。」所以這種話是罵人的、批評人的話。社會就用如此等等的手段向違規的人施壓。想想看:假如一個小女孩聽到周圍的成人說她:「這女孩子不像女孩子」這對她是多麼大的打擊呀!她明明知道她是女孩子,怎麼人家會說她不像女孩子呢?怎樣才是像女孩子呢?當然社會會告訴她女孩子應該如此如此。社會的所有這些壓力,我稱之為極別化(Genderization),極別化大致成功,但有些人硬是接受不了,最後成了悲劇,就是我們稱之為「變性癖」的人。

從變性癖的現象裡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性別歧視的本質。一個變性癖的人,例如一個男變性癖者,典型的會說:「我雖有男人身,我覺得我是一個女人。」這怎麼可能呢?假如我們弄清楚性別和極別之分,那這句話的意思就清楚了。「男人身」指的是性別;「覺得是女人」指的是極別。社會「極別化」的目的要使性別「男」的變成有陽性極別的人,性別「女」的變成有陰性極別的人。性別和極別要附合,男陽女陰,不許有差錯,有差錯就是不正常、變態、病態,悲劇在變性癖者接受社會的極別化,也覺得自己有差錯。變性癖是極別的混亂,在身心不附合的情況之下,他們覺得是身體錯了,而向身體下功夫,想去改造身體。一個男變性癖者覺得他的性格和社會上他所見的女人比較相近,故他化裝成女人、學習女人的動作,這樣他在社會上覺得比較適應,最後可能動手術、把陽具割掉、假造陰道、打女性賀爾蒙使乳房長大,等等使身體外表像女人。但性別是天生的,你改不了每個細胞中的基因,他也不會生孩子,最後也只是一個被閹割掉、而化裝成女人的太監。最近報上報導臺灣這種手術愈來愈多了,我覺得這是一種殘忍的作法。問題是社會而不是個人,病態在社會而不在這些人身上。假如社會不只准許男陽女陰這兩種人,而且也准許男陰女陽,則問題何在?想像一下沒有極別的社會,這一個社會裡的衣著、頭髮長短、化妝、氣質等等不因性別而別,在這個社會裡有變性癖者嗎?不可能!因為在一個沒有「女人裝」的社會裡一個男人怎可能化裝為一個女人呢?

現在再回頭看看極別化的要求:男陽女陰、男剛女柔、男強女弱、男嚴女慈、男主動女被動、男自立女依賴、男理性女感性、男主外女主內等等兩極對立的要求是自然或合理的嗎?首先很明顯的不是自然的,若是自然的話,社會就不必花那麼多精力去「極別化」,也不會有變性癖這種人。極別化也不合理,這種極端對立的兩極化對雙方都不好,人與人之間差別沒那麼大,要求男性扮演陽極角色,女性扮演陰極角色,對雙方都造成不良後果。這種安排尤其使女人處於弱勢地位,但也付出很大的代價。就看看傳統的「嚴父慈母」吧!嚴者大家拒而遠之,慈者我們進而親之,在親子關係上,男人是輸者。再看看,「大丈夫可流血不可流淚」這句話,一方面促使男人去打戰被殺,一方面失去流淚這個對身心有用的健康活動。老早以前老子就看出剛強是死路一條。舉個可笑又可悲的例子!我有一個堂哥在去年過年時,聽到他太太和他的醫生兒子形容她的腰酸時說:「噯呀!你們女人連腰酸背痛都要找醫生,我大便流血好幾個月了都一聲不響。」他的兒子趕快帶他去醫院檢查,結果是晚期的大腸癌。假如他不自認男子漢大丈夫會忍痛,則他可能今天還活著。扮演男人角色的代價之一是平均男人比女人短命六年。

極別化使兩性得到片面的、極端而對立的發展,人為的拉長了兩性之間的鴻溝。事實上男女除生理性別(其目的主要是生殖上的分工)之外差別很小,他們的共同點大於差別,他們都是人。使他們幸福的條件差不多,男人需要的女人也需要,沒有理由要求男女變成兩個對立的人格,沒有理由因性別而有不同且不平等的待遇和期望,理想的社會應該廢除極別。假如一種氣質或性格是好的話,男女都應該被鼓勵擁有。反之,雙方都不應該有不好的性格。例如被動及依賴性對誰都不好,我們怎能說對女人是好的呢?理想的社會裡只有一個標準:作「好人」的標準而還沒有「做好男人」及「做好女人」的兩個不同而相反的標準。在這種社會裡對兩性的對待和期望完全一樣,這才是男女平等的真義。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49 下午

變男變女 變變變 兒童性別認同障礙

without comments

【2002.06.01  中國時報  文/湯金樹】

小傑是一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長得眉清目秀很可愛。由於從小喜歡穿著女性的衣服,學習女人的動作。他的媽媽覺得越來越不像話,所以母親帶他來門診求助。

在小傑的成長過程中由於母親在他小時候離婚,所以他一直跟著祖母一起生活。他有目睹父親毆打媽媽而躲到桌子底的記憶,他總覺得男人很不負責任。他一直缺乏對男性認同的機會

,整日就和祖母和姊姊生活在一起。祖母常罵他查某人體,學校同學嘲笑他娘娘腔。小傑表示在一年級的時候他就討厭自己的小雞雞,希望自己將來變為女生。對於小傑的問題在臨床上稱為性別認同障礙。

在文獻的回顧裡就佛洛伊德的觀察指出,孩童初次看到女性的生殖器可能造成創傷性的經驗。沒有人可以免除這種初次經驗被閹割的懼怕。然而在這種心理防衛機轉的作用之下,為什麼有人變成同性戀,有人變為戀物症,而大多數的人卻可以克服到現在依然找不到答案。也就是說年輕男孩如果初見女性生殖器產生創傷性的經驗,他在未來傾向會產生不同的性癖好問題。性別認同障礙是由環境和內在的心理衝突而產生,多來自孩童與母親之間病態關係的轉移。

母親教養態度 影響男孩性別認同

有人觀察到性別認同障礙孩童的母親的特色如下:具有強烈雙性別的特徵、幾乎由她帶孩子上床,展現相當程度的陽具欽羨,把孩子視為一種陽具的取代。鼓勵和孩子產生幸福的共生狀態而不讓孩子遭受挫敗。而這些孩子的父親大多不在身邊,無法讓孩子產生男性認同的機會,也無法保護孩子和母親產生共生性的融合。馬勒認為如果母親尊重和喜歡男孩的陽具,特別在二到三歲的話,男孩的性別認同比較少自我衝突。而認同父親或兄長有助於男孩學習正常的男性認同。如果母親過度干涉男孩在發展過程的自主性,其性別認同會受到阻礙。

這些性別認同障礙的孩童容易遭受到同儕殘酷的嘲笑和排拒,而需要矯正性的介入。其心理面對的壓力和適應問題更甚於疾病的本身。有些性別認同障礙的男童頑固的堅持他的陰莖和睪丸令人討厭,當他長大會消失。而其僵硬的女性行為比一般的女人更女性化。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中指出,來自科學性的資料顯示性別認同障礙會造成顯著的壓力和功能性的損壞,因此早期介入是合理必要的。

在孩童有性別認同障礙的問題而未治療,到了成年男性有很高的比例自殺和得到憂鬱症。性別認同障礙男孩多於女孩六倍。朱樂在一九七八年指出在追蹤二十年之後性別認同障礙的男孩,發現有25%嘗試自殺6%完成自殺。瑞克在回顧性的資料顯示未治療的男孩有5%到12%發展成變性慾。1%到5%異性戀的變裝慾。有64%到75%未治療的性別認同障礙的男孩,發展為同性戀或雙性戀傾向。有少數性別認同障礙的女孩維持男性化的認同角色,少部分變為同性戀導向。

在臨床評估方面,如果孩童異裝行為只是偶爾出現,父母可以放心這種偶發的行為仍在正常的範圍。如在六個月重複的出現這種行為形態,此時可別告知家長這只是過渡時期,宜仔細評估。包括了解孩童這些行為對他的意義為何,分別其男性和女性化的行為,和他遊戲的行為形態和社會性儀態為何。我們要注意雖然在八歲以下的孩童可以誠實開放的回答問題。但是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會察覺其性別角色行為的社會意義,於是他們可能隱藏內在的興趣,此時可利用臨床心理測驗來評估其心理狀態。

及早介入處理 預防問題惡化

在利用心理治療處理異裝男孩的案例中,利用註釋澄清和治療者之間的關係,有助於孩童了解自我和學習更合宜的方式來因應外在的壓力和衝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在性別認同過程的正常化最有希望,以防止憂鬱的程度和自殺。此外我們也可以利用正向的增強其性別形態的遊戲,以及和性別相關的行為形態。心理治療的介入可以展現性別認同正常化持久的效果。否則到了成人階段的變性慾和變裝慾的問題就很難治療。

我希望未來和小傑相處的日子,也有機會改變他對周遭童稚扭曲的看法,重新學習建立一個新的自我概念和彈性的思維。至於要不要變為女生已不是一個重點了。

(作者湯金樹為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47 下午

Posted in E.性/別越界

爸媽不疼同學笑 溫柔漢誰憐

without comments

【2002.11.25  聯合晚報  文/李樹人】

問:明明是男兒身,帶「把」的漢子,但我卻有點女性化,聽到笑話時,常會笑到花枝亂顫,拿個杯子,小指總是不自覺地往上翹,沒事就會用手撥撥落在前額的頭髮,想想這些舉止,還真像女孩子。

老爸看我一副女兒模樣,搖頭嘆息,媽媽則很自責,告訴街坊鄰居說,當初懷我的時候,吃了許多含有荷爾蒙的中藥,才會讓我變成這德性。

班上同學總幫我取了個綽號「反串美少女」,一些沒品的人,則喊我「人妖」、「死變態」、「CC妹」,聽了心裡很不舒服,但我又能怎樣呢?

有時覺得很困擾,受不了同學的恥笑,更無法接受自己的女性化,好幾次試著做出很MAN的動作,像是罵粗話、抽菸,但牛牽到北京還是牛,事實上,我還是很「娘」,我應怎麼辦呢?我會不會是同性戀呀?(台中小順子)

答: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無法改變,就學著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把它想成是生命過程中必經的試煉難題,就像是有人天生是矮子、殘障,有人患有遺傳疾病,與他們相較,你的女性化,應該還算OK吧。

其實社會觀念越來越開放,比以前更能接受中性的角色或打扮,最需克服的還是小順子你的心態,如果你能接受真實的自我,不再有性別認同的問題,就能活得坦然及快樂。

另外,外表陰柔的男生不見得就是同性戀,也可能會喜歡女人,就好像健身房裡的肌肉猛男也可能是金剛芭比,喜歡被其他男人征服。

溫柔漢自我認同的路並不好走,漫長且艱辛,很多人會因適應不良,而得了憂鬱症,必須接受藥物治療及心理諮商,如果你真的覺得很苦,走不出來,可以先找位身心科醫師聊一聊。

世事難料,現在的磨難,或許可能成為你未來成功的關鍵所在,在美髮美容界、服裝設計界中,就有不少陰柔漢子一展長才、飛黃騰達的例證。

許多女性化的男生都具有藝術的特質,對於時尚美感的敏銳度相當高,大多數傑出的化妝師都是男性,不少百貨公司化妝品專櫃的銷售人員也都是「美型男」。

別灰心難過,只要想法轉個彎,接受自己天生缺點,就算是娘娘腔,那又怎樣,改不了,就不用改,以更坦然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不管你是同性戀或異性戀,相信都會活得很開心。(諮詢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45 下午

讓「變性人」像個「人」吧

without comments

【2003.12.07  中時晚報  文/唐湘龍】

 

那個「鄭惠芳」,名字是女的,身分證註明是女的,可是長得像男的,自己也覺得是男的,他是嘉義角頭,治平掃進網。他的犯行不是媒體焦點。焦點是他的「性」。

他是男性?女性?變性?跟女友怎麼「做」?牢要怎麼關?都是這些問題。這些,也是問題,可是,這些反客為主的問題,充滿了對「鄭惠芳」的驚異、歧視。而且暗示,他的兇殘,和他的性別認同錯亂有關。

變性這麼難在體制裡得到正常對待?十一月二十三日,國際奧會才宣布,將開放變性人以新的性別參加奧運。運動,向來分男性,女性。一九六八年,奧運也明文禁止變性人參加奧運。這麼多年來,雖然場上某些表現傑出的「女性運動員」,性別一直被懷疑,不過,奧委會畢竟還是接受一個新的性別文化,在傳統男、女、陰、陽的認知裡,讓「變性慾」正常化。奧委會對這件事爭議了好多年,最後研究出來的具體作法,是兩年的觀察期。為什麼兩年?因為醫學上的生理變性,通常要經過兩年的「荷爾蒙治療期」,然後,經過專業評估變性完成,奧會將接受這名運動員的新性別。

通常,會有爭議的,是男變女,然後參加女子項目的比賽。也有人擔心,會不會有小國家,為了拿獎牌,走偏鋒,故意訓練一些「欲練神功,揮劍自宮」的變性選手。就算有這麼多質疑,最講究公平的奧委會仍然大方接受了變性人,那麼,為什麼政府體制、輿論文化不能?

新聞裡,常常出現一些變性人在社會邊緣掙扎,甚至飽受歧視下結束生命。「鄭惠芳」即使是大哥,都有沈重的性別認同壓力。要不要學學奧會,讓這個社會對變性人伸手。在身分、兵役、婚姻上,都有一個符合「變性人性」的選擇。

Written by admin

7 1 月, 2014 at 3:43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