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資料蒐集整理留存

向毒品宣戰?反毒的迷思

【2006.12.29  聯合新聞網  編輯陳心怡/台北報導】

最近台灣娛樂界遇上「麻」煩事,不少藝人被驗出吸食大麻等毒品反應,有些藝人雖還沒被驗出使用毒品,但傳聞繪聲繪影,搞得每個人都想自清、和毒品劃清界線。談到毒品,人人聞之色變,但毒品這塊地下經濟,卻始終活絡不已,從沒因為人為嚴格限制而消失。

「向毒品宣戰」這樣的宣示,已經成為國際共同目標。聯合國在1987年6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了麻醉品濫用的部長會議,並決定把每年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聯合國在1990年2月召開禁毒特別會議,透過《政治宣言》和《全球行動綱領》,把20世紀的最後10年定為「國際禁毒10年」,進一步要求各國立即開展有效而持續的禁毒措施。

聯合國的決議突顯了毒品氾濫、走私的嚴重情形,使得反毒不再是一國之內的事情,而是必須結合國際力量一同面對。

吸毒 耗損國力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為止,全球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捲入毒品販運,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存在毒品消費;全球每年毒品交易總額超過8千億美元,佔國際貿易額13%,是僅次於軍火而高於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宗買賣﹔全球至少有2億2千萬億人在吸毒;每年平均10萬人因吸毒身亡、1千萬人因吸毒喪失勞動能力。

現在對於毒品,撻伐聲浪不斷是無庸置疑的,但有意思的是,大麻在美國歷史上,曾是一度被法律規定家家戶戶都得栽種的作物。大麻經濟價值高,除了纖維可以製造麻繩、帆布、麻絮,也曾被當作法定貨幣使用,連美國國父華盛頓、傑佛遜等人,也都在自家種植大麻。不過那時的大麻,尚未被當成藥物使用。

後來,大麻的醫療麻醉功能被開發,伴隨著美國外來移民(尤其是有吸食大麻傳統的墨西哥人)漸增,吸食大麻開始有了截然不同的社會意義。像是「優勢族群與文明國家的人民多偏好飲酒,嗜吸大麻者,代表身心沈淪」這類言論,也直接出現在報紙上,報紙的言論直接把非裔美國人、爵士歌手、黑社會等與毒品連結在一起,而且,大麻被當成是入侵美國的異物,讓健康的青少年瘋狂亂性。

在這種氣氛下,立法禁止大麻販售與持有,並不難想見。

除美國人認為大麻會殘害健康青少年之外,可別忘了,因吸毒導致國力衰退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吞噬中國的鴉片。英國強迫推銷鴉片到中國的舉措,致使中英兩國為鴉片開打,而開啟了中國近代史。在那段歷史裡一張張的素描照片,幾乎都是瘦骨嶙峋、雙眼惺忪迷濛的萎靡模樣,中國人的形象至此,讓人不堪回顧。

全球四大「毒區」

目前全球有4個毒品種植規模較大的地區,分別是「金三角」的緬甸、寮國和泰國交界地區;「金新月」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交界區;南美洲玻利維亞、秘魯和哥倫比亞一帶的安第斯地區;以及非洲西部幾內亞灣沿岸地帶。

金三角以盛產鴉片聞名,根據聯合國的統計資料,2005年緬北地區罌粟種植面積為49.2萬畝,鴉片產量312噸,占全球產量8%,可產海洛因30多噸,其中約有60%流入中國。原本金三角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因為宗教、戰亂、種族衝突等因素,使得金新月產量後來凌駕居上。

金新月(Golden Crescent)因其區域形狀似新月,加上盛產鴉片,因故稱為「金新月」。這地區人口稀少,交通不便,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國政府長期以來沒有進行有效管理,因而使得此區發展成為世界鴉片第一大盛產區。其中,阿富汗政府對毒品控管的效益不彰,美國國務院還指著阿富汗的毒品氾濫構成了「巨大威脅」。

阿富汗的毒品氾濫問題,連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事處」今年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也指出,阿富汗的鴉片種植上升了59%,在塔利班活動活躍的南部地帶,鴉片種植增長幅度更是爆增162%。光是今年一年,阿富汗生產了6,100噸鴉片,相當世界產量的92%。這樣的產量,使得金新月成了連接歐亞毒品的主要橋樑。

反毒的迷思

一般在各國來說,杜絕毒品的方式都是刑罰與治療雙管齊下。台灣訂有「毒品危害防治條例」,嚴格限制毒品製造、運輸、販賣,違法最重可處死刑,台灣對於吸毒、販毒這件事情,幾乎立場一致,沒有人(即使有,也是很少)會質疑以嚴刑重罰對付毒犯、杜絕毒品的效益。

前陣子,美體小舖(The Body Shop)推出一款含有大麻籽成分的護手霜,儘管廠商一再保證產品無毒、也無提煉成藥物的可能,但最後仍無法在台灣上市。雖然官方禁止美體小舖販售,但這款大麻籽護手霜卻仍在網拍市場上熱賣。

訂有嚴格條文阻絕毒品的不只台灣,美國對於販賣大麻懲處的刑責,也重到令人難以理解。

美國《大西洋月刊》記者艾瑞克‧西洛瑟(Eric Schlosser)在他所著的《大麻、草莓園、色情王國》一書中提到,美國印第安那洲持槍搶劫可判刑6年,強暴8年,殺人25年,但這些數據都是比平均刑期高,換言之,只要犯人行為良好,一般來說,都可以提早假釋出獄。問題是,介紹兩個大麻賣家與三個買家認識的楊馬克,在事發一年後被捕,而且被捕時,身上沒有任何毒品與金錢被沒收,被定罪的理由是同夥供出他的名字,最後楊馬克被判終生監禁且不得假釋。

艾瑞克透過這個案例,提出一個疑問:社會(指美國)為何變成販賣大麻者比殺人犯受到更嚴格的處罰?

英國電子音樂在80年代崛起,配合電音的迷幻氣氛,快樂丸(MDMA)一躍成為舞會的主流藥物,英國政府為了遏阻這種迷幻趨勢,直接取締夜店。取締了一堆舞客之後的纏訟,沒有任何任被判刑,根本是白忙一場。結果,電音、舞池、迷幻場域,至今仍舊活躍在年輕人的生活裡。

就在一片反毒旗幟下、反毒是理所當然思維裡,我們可能忽略一件事情:這些所謂的「毒品」來源,多半是古老的經濟作物。

過去,這些提煉物不但並沒有被貼上邪惡標籤,而且還可作為醫療、經濟用途,現在當這些藥物演變成濫用之後的對策,檯面上是採取嚴格取締的對付手法,連栽種本身都可能觸及刑罰。當大部分的政府面對藥物濫用時,採取嚴懲的方式,真的解決了根本的問題嗎?

Written by admin

16 5 月, 2014 at 10:36 上午

林瑞欽:施用毒品者 應該除罪化

【2007.01.02  聯合新聞網】

施用毒品者除罪化,我認為是應該的。

如果我們仔細檢視這些施打毒品者的社會經濟地位,是會同情他們的,這些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大抵相當低落,而一旦施打毒品之後,會更形低落。

而這些人的平均學歷也偏低,大抵是在國中到高中的教育程度。這些人如何因應生活中的壓力與挫折?恐怕才是問題的核心。只有讓他們能夠習得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如休閒生活的技能,才能夠讓他們更易於溶入社會。

而且就社會關係來看,一旦開始使用藥物後,就沒有不用藥的朋友了。如何能把這些人從使用藥物的那一邊拉回來,家庭的份量非常重。如果這個家庭的成員都不理他,他就永遠不可能回到正常人的生活中了。百分之八十的用藥人,是有罪惡感的,所以非常需要家人的體諒與支持。基於此,我認為,對用藥者汙名化,是於事無補的。我寧可選擇「用藥」這個語彙,而非毒品。

用藥者一開始總是以為沒有問題,因為沒有危險的感受,甚至有些政府單位,如教育部對於所屬學校的問題情況也估計不足。

另外,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二○○四年公布的報告,用藥是一種腦部的病變。

最後我想說,首先不要低估毒癮。不要對用藥者有恐嚇性的行為,最好明指問題所在。否則引來更大好奇,更易使人去嘗試。

其次不要高估自己,認為本身可抗拒毒癮,因而做無謂嘗試,最後上了癮。還有,對已染癮上身的用藥,我贊成給予健保。

 

Written by admin

16 5 月, 2014 at 10:35 上午

未滿18歲及孕婦 吸菸開罰!

【2007.01.16  聯合晚報  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立法院院會上午二讀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部分條文,未滿18歲者及孕婦都不得吸菸,孕婦或未滿三歲兒童在場的室內場所禁止吸菸;菸品應徵健康福利捐,紙菸每千支500元、菸絲每公斤500元,雪茄每公斤500元。菸品形狀的糖果、點心、玩具禁止製造、輸入、販賣。

由於朝野立委對於哪些場所應該全面禁菸與販賣菸品未能達成共識,仍有兩條爭議條文未能二讀,全案留待立法院長王金平召集協商獲得共識後,再繼續進行三讀。

院會二讀通過的條文也明定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的場所,包括大專院校、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或其他文化、社教機構室內場地,室外體育場、游泳池或其他供公共休閒娛樂的室外場地,老人福利機構的室外場地,其他主管機關指定公告的場所與交通工具。

現行「菸害防制法」禁止孕婦及未滿18歲者吸菸,但未列罰則,防制成效不佳,這次修法加重父母與監護人權責,對於未成年吸菸者強制接受戒菸教育,父母與監護人應使行為人到場,無正當理由不接受戒菸教育,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可按次連續處罰,如行為人未滿18歲,處罰父母或監護人。

這次修法中新增菸品健康福利捐,健康捐相關金額每兩年由政府就吸菸造成疾病的罹病率、死亡率及全民健保相關醫療費用,菸品消費量與吸菸率,菸品稅捐占菸品零售價比率,國民所得及物價指數等因素進行評估,如有必要調高健康捐時,應報行政院核定,由立法院審查通過。

健康捐調整幅度以平均菸品零售價10%為上限,調整後金額加計菸品應徵稅額的總額不得逾平均菸品零售價80%。

健康捐應用於全民健康保險準備,中央與地方菸害防制,衛生健保,社會福利,私劣菸查緝,防制菸品稅捐逃漏,菸農及相關產業勞工的輔導與照顧。

Written by admin

16 5 月, 2014 at 10:34 上午

毒蟲不同級 應有不同治療待遇

【2008.03.17  中國時報  劉鳳琴/台北報導】

檢協會指出,根據醫學研究,大麻與成分純粹的快樂丸等軟性毒品 造成的健康危害,不見得比香菸或酒精來得嚴重,國家視前者為違法的毒品,卻視後者為稅收來源,是專斷的決定。

國外對於毒品,有軟性及硬性之分,軟性毒品不易上癮、不易造成生理傷害,如大麻;硬性毒品易上癮且對生理危害較大,如海洛英、古柯鹼、安非他命等。

軟、硬毒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對人體生理反應、效果、與成癮性不同而劃分,多數人使用軟性毒品並無成癮問題,亦無成癮後的生理戒斷現象。檢協會認為,既然軟、硬毒品因特性不同而有區分,也應有不同的處理模式。

檢協會說,對硬性毒品應以預防或減少使用毒品對社會或個人造成危險為目標,以刑法制裁毒品的非法交易,對持有低劑量硬性毒品的成癮者,若未涉及非法行為,應採除罪策略;對軟性毒品應採寬容政策,以衛生宣導方式,讓人民自動斷絕使用。

Written by admin

16 5 月, 2014 at 10:34 上午

「吸毒是種病」 檢協籲除罪化醫療化

【2008.03.17  中國時報  劉鳳琴/台北報導】

政府向毒品宣戰十五年了,但去年檢察機關的新收案件,仍以毒品 案件居冠。檢察官協會認為,毒品依賴者,可能身體缺少某種神經物質,建議法務部改弦易轍,將施用毒品者除罪化、醫療化,改由醫療單位提供協助。

檢察官協會日前召開常務理事會,討論到當前的毒品政策時,認為政府推動反毒十五年來,仍是藉助司法的手段來處理毒品問題,但不論施用毒品的種類,一律將這些人放在一處高牆內的看守所進行勒戒,其實並無太大的意義。

「毒癮戒癮治療,心理治療為戒斷之根本所在」,檢協會認為不管是心理治療,或以第二級毒品美沙酮替代第一級毒品海洛因,都是強烈的醫療行為;但目前吸食第一及第二級毒品仍屬犯罪行為,由檢察官主導或由檢察官積極主動介入醫療行為之替代療法,是角色及定位的錯亂,也有過分動用國家檢察權之質疑。

檢協會指出,不管那類的毒品施用者,若無危害他人行為之狀態,都應屬於無受害者的犯罪,而解決無受害者犯罪的最好方式就是除罪化。

檢協會說,各類研究報告及文獻均顯示,無論投資多大的成本,大部分的吸毒者仍難達到完全戒除的目標,毒品施用者的再犯率不會顯著降低。

很多國家都已體察到全面禁絕人民施用吸食毒品的政策,是失敗的,目前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愛爾蘭及英國使用毒品不是犯罪的行為,只有少數毒品例外,而歐洲各國近年的大麻政策則向荷蘭看齊,也走向除罪化的做法。

檢協會指出,台灣青少年及社會各階層使用違禁毒品越來越普遍,而目前的毒品政策,窒礙難行、效果不彰,建議法務部應參考歐陸國家的做法,對於施用毒品者,採取除罪化的做法,由國家醫療機構以減少傷害及醫療治療政策全面接手,司法機關不再處理吸食毒品的行為,全力朝向追訴毒品製造、運輸、販賣及轉讓者之刑罰,在需求減少下,供給亦有效的被阻斷。

 

Written by admin

16 5 月, 2014 at 10:33 上午

大麻治水?!謝揆治水 王金平奇想

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送給行政院長謝長廷一本「幸福的真意水知道」,提供行政團隊治水的參考,只是這本書的日本作者提倡的是種大麻來進行水土保持,二級毒品能治水,王院長的建議,讓農委會很低調。

「幸福的真意水知道」,這本書現在可是紅到不行,賣到快缺貨,王金平買了一本送給謝長廷,因為這本書談的是日本人的治水經驗-在水源區種大麻。

立法院長王金平:「我是把這個訊息提供給謝院長參考,他們應該自己去研究,要不要種,那是他們的事。」

你沒聽錯,王金平所說的,真的就是違禁品-大麻,書中不只說大麻是有益健康的營養食品,還說因為大麻生長快速,能加強水土保持,作者江本勝還加上一句「大麻真是拯救人類的萬能植物」,不過這個奇想,農委會很低調。

農委會主委李金龍:「這本書我還沒看過,不過李應元有知會我,說王院長很關心集水區的水土保持,我會了解細節後再向王院長報告。」

治水,是政府的天職,可是要謝院長不提八年八百億治水預算,改種二級毒品來治水,難度實在很高。

Written by admin

16 5 月, 2014 at 10:32 上午

大麻好可怕?美研究:偶爾吸食不傷肺!

【2012.01.11  今日新聞網】

日前英國肺臟基金會研究報告指出,每天吸3支大麻對人體所造成的損害,相當於20支香菸。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卻發現,其實人們偶爾吸食大麻,並不會像吸菸者對肺部造成傷害。

這項研究針對美國4座城市,共5千多名18歲至30歲成人,從1985年到2006年,進行21年的長期追蹤。結果發現,如果平均每天吸1支大麻煙、持續7年,或每週吸食1支、持續49年,並不會對肺部造成傷害。

主要研究者柯提茲(Stefan Kertesz)指出,美國吸食大麻的現象普遍增加,這項研究結果能釐清部分吸食大麻恐造成的混亂觀點,但大量使用大麻的風險,至今仍難以評估。柯提茲警告,不要定期或常吸食。

柯提茲強調,目前大麻仍是違禁麻醉藥品,對人體會產生許多複雜的效用。不少研究也直指,過量使用大麻恐提高心臟病發生率,還會減低免疫系統對抗其他疾病的能力。

Written by admin

16 5 月, 2014 at 10:31 上午

【18禁】完全變態尻槍手冊 你敢嗎?

【2014.05.13 蘋果日報 社會】

640_7ce8494cb580f5c96766c456f3e2769e
性感內褲引人遐想,圖為日本寫真女星壇蜜隨書附贈性感內褲。翻攝畫面

新竹市有保全員夜半溜進殯儀館,對著香消玉殞的年輕女子遺照尻槍。而先前也有網友匿名在PTT西斯版,發表「完全變態尻槍手冊」,超商人妻經理的店服、用過的衛生棉,甚至連女友美魔女媽媽的內褲,都淪為他洩慾的工具。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Written by admin

14 5 月, 2014 at 1:13 下午

變態!夜半潛殯儀館 正妹遺照前尻槍

【2014.05.13 蘋果日報 社會】

640_6e19488551a4bc8c68021af7e89ed1b7
殯儀館人員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陳嫌(箭頭處)惡行。翻攝畫面

天不怕地不怕,連亡者都敢欺負!新竹市1名超變態的陳姓保全員,自3月起竟夜半騎機車到新竹市立殯儀館靈堂區,趁夜深人靜無人守靈之際,專找年輕早逝的美眉遺照,在其靈前打手槍,殯儀館人員從監視器發現行跡詭異,雖衝去逮人,但仍遭其逃脫。市立殯儀管統計,今年3及4月已發生3次打手槍事件,因此立即報警處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Written by admin

14 5 月, 2014 at 1:04 下午

阿根廷20萬人上街遊行 要求實現大麻合法化(圖)

【2014.05.05 國際在線 新聞】

國際線上專稿:據阿根廷《號角報》5月4日報道,當地時間5月3日, 阿根廷全國超過20 萬人上街遊行,要求政府出臺“大麻合法化”法律。

據阿根廷政府官方數據顯示,3日當天,約有15萬人聚集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五月廣場,高舉“我們要求大麻合法化”的條幅,並沿著去憲法廣場的路線進行遊行。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Written by admin

13 5 月, 2014 at 6:33 下午

Posted in 藥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