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1 2 月, 2014
虛情換假意 網婚族嘆空虛
【2004.03.02 中國時報 大陸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隨著網路發展,大陸網婚盛極一時,但部分「網婚一族」開始反省認為,網婚太空虛,因為一切都是假的。但也有網友認為,網婚不是真的結婚,何必當真。
據北京「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一位網友表示,他已經厭倦了在網上討老婆,因為和她們聊天時,經常會猛然感覺自己很空虛。一位網友說,說實話,我搞了九次網婚,離了八次。最多的時候,同時有四個老婆。
他說,話說開了也就挺沒勁的,想一想,還不知道那些個老婆長什麼樣,是男還是女。雖然,大家都發過照片,但肯定都是假的。明知道是假的,卻不願意和對方強行索要照片。為什麼?因為怕看到每天坐在電腦旁和我嘮嘮叨叨的人是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太婆,這太打擊人了。
網友說,正因為一切都是假的,所以,和她們聊天時我經常會猛然感覺自己很空虛。空虛的時候,就會說一些沒頭沒腦的話,或者帶點顏色的笑話,或者捉弄她們一番,有一段時間內,百無聊賴,每天晚上問同一個老婆同一個問題:你穿內褲沒有?直到問到她厭煩為止,罵我「變態」。
網友說,前段時間,看到有人說,中國三千年前的《詩經》就「預言」了今天的網婚:「哀哉也女,勿與士耽;士之耽也,猶可說也;女之耽也,不可說也。」翻譯成白話就是:悲傷的女孩呀,不要和男人聊天;男人陷進去,還能出得來;女人陷進去就完了。在網婚中受害的一方多數是女的。
經常從報紙上看到有女的被網婚丈夫欺騙的消息,網友說,現在的這女人是怎麼回事,怎麼這樣容易相信人啊。後來才明白:泡網婚時間一長,還真能泡出感情了。
同時有四個老婆的網友表示,曾經對她們動了感情。但很快,發現自己骨子裡喜歡的不是她們,而是那種「妻妾成群」的感覺,喜歡女人為我爭風吃醋。網友反思過幾次,究竟什麼是網婚,得出的結論是:網婚比搞婚外戀簡單,比做第三者安全。但是,他現在已決定,徹底告別網婚。
但大陸一位作家何從則認為,對於未婚青年參與網婚者,可能利大於弊。首先,只要不是通過民政局登記結婚的,都不算結婚。既然網婚不是真的結婚,那麼,何必當真。退一步講,即使網婚和現實生活中的婚外戀一樣,那也不一定會影響到婚姻本身。這取決於當事人平衡各種感情的能力。網婚,只要自己高興,別的都無所謂。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認為,網婚發生在中國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發生在剛剛打破城鄉分割二元封閉體系向多元開放體系轉變的時期,發生在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時期,發生在體制轉軌的高風險社會裡,因而,網婚也體現了這一特定社會背景下的人的特點。周孝正說,網婚是高風險社會的必然現象,是一柄雙刃劍。必須充分認識到網婚對青少年的危害性,一方面要對網路進行規範,一方面,要引導青少年正確有效地利用網路資源。必須認識「虛擬的網婚,充滿誘惑而極具欺騙性」,要慎重。
中學生迷「網婚」 戀人隨意挑
【2004.08.12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部分地區流行「網婚」,就像扮家家酒似的,可隨意在網路上互談戀愛、交換情人、共組家庭。
遼瀋晚報報導,瀋陽市最近出入網吧的學生,經常談論網上登記結婚的事,許多學生每天都花幾小時與另一半在網路上經營「家庭」。
兩名女學生在網吧對話,「你老公真有品味,把房子裝修得那麼漂亮」,「你老公也不錯,天天做晚飯,還主動洗碗」。電腦螢幕上出現燭光晚餐的豐盛畫面,「今天是我和老公結婚三個月的紀念日」。
大陸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認為,「網婚」會讓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誤解結婚的真意,進而扭曲對未來婚姻的價值觀。
搞同居 咱們網上見
【2004.12.14 自由時報 記者潘玫均/採訪報導】
網路交友不稀奇了,現在網路最ㄏㄤ的玩法是搞同居! 而且已婚、未婚都可來摻一腳喔。繼前兩年「養男人」網路遊戲之後,目前在女性網路族中發燒的是「同居」風潮!不只是年輕的單身女性,連已婚的熟女、年逾五十的貴婦級女性,也對網路上的虛擬同居趨之若鶩!
網路的發達扭轉了現實與虛擬的情況,真實世界中想做不敢做,或是想做卻做不到的事,都能透過虛擬世界實現。而對單身女子網路族而言,在網路的私密空間裡,同樣可以有精采的感情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理想對象,有話想說怎麼辦?」、「不想找個不同心的男人!我的soul mate哪裡有?」……統統到網路上去找吧。一種「心同居時代」在虛擬世界中若假似真地實現了!
現象1:網站粉嫩設計 女網友居多
號召的是女性網路族的心情,這些網站在設計上也以女性的角度出發,不只採取粉嫩色調的網站設計風格,連內容也以女性關注的心靈層面出發,日記本、留言版、寄送小禮物、養花養寵物……,把女性心底那層對感情幽微的渴望,投射在個人天地的經營。
而虛擬同居網站上的網友男女比,也呈現「女盛男衰」一面倒的情況,尚凡資訊副執行長林志銘就表示,在「愛情公寓」網站近五十萬的網友中,男女的比例約為二比三,這點是和一般的交友網站以男性居多、女性備受呵護的情形最大不同處。林志銘表示,「很多網友不一定是為了『同居』的目的,有更多的人其實是想藉著這個方式抒發個人心情,從網友們書寫的日記中可以發現,他們對於心情和心靈層次的交流更甚於交友,在紛紛擾擾都市中生活的他們,只是想用文字說說話,甚至於,只是想找個安靜不受打擾的空間。」
暱名小蝴蝶的網友是個白領上班族,她覺得在辦公室或工作場合裡找不到好朋友,同事也不懂得分享她的生活心事,「所以我在網站寫日記,把我的生活小事記錄下來,喜怒哀樂都在其中,連我男友都不知道!」暱名「球球」的網友則是約男友一起同居,「剛開始他也很排斥,甚至覺得很無聊,但透過同居的方式,我們慢慢學會關心對方,學會為對方付出。」
現象2:已婚者也能加入
林志銘進一步說明,「在網站上,只有女性可以發出同居邀請。但同居只是一種虛擬形式,在每一個公寓中,我們設計了很多兩人互動的小方式,藉由這些互動,也考驗彼此的誠意與用心。」當然,也有不少是分隔兩地的男、女朋友,透過共同的平台打造兩個人的家、維繫遠距離的戀情。無論如何,在男女世界裡學習互動及公平競爭,這樣的遊戲方式,對於許多不善經營人際關係的網友,也是一種幫助。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只有單身者進駐,會員中有不少是已婚者,他們不但不隱瞞已婚身分,甚至會以「少婦」或「老爹」之類的網路暱稱現身,年輕的已婚族、年逾半百的歐吉桑、歐巴桑的網友也不缺席,他們抱持「在真實社會裡連想都不能想的事,不妨在網路上嘗試」的心情,認為只是聊聊天的心靈同居有何不可?she say網站總經理薛敦仁說,會員徵已婚族群的比例不低,大概占總人數兩至三成,有人因為不滿足現實生活的空虛感,瞞著真實生活中的伴侶偷偷在網路世界與人同居。
暱名「已婚少婦」的網友在網站上留言:「我已婚,我經常身不由己,但我的靈魂想要自由。」她也和一位小她十歲的網友同居,組織一段網路的女大男小戀情,「至少他打掃了我的心情,讓我的心變得更年輕!」
現象3:媽媽寂寞 上網找鄰居
在傳統家庭中,女性往往是家中的勞動者,卻沒有自我的私密空間,林志銘分析,「除了廚房,她們也想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個天地,實際生活給不了她們,但網路可以。所以選擇在網路上享受個人的私密感。」他也觀察,很多已婚者在邀請同居人時都會主動表明已婚身分,對於同居的界限也都很清楚。
林志銘進一步表示,從白天上線的會員訊息顯示,為數不少是媽媽級的家庭主婦,「她們之中有很多人是因為先生工作忙碌覺得寂寞,覺得找不到人說話,為了打發白天的無聊時光,所以上網寫寫家裡發生的大小事,甚至還組織成社群,和一群素未謀面的網友,產生鄰居一樣的親切感!」
因為生病不敢告訴家人,匿名「藍色水瓶」的網友,就將自己生病的經過寫成網路日記,沒想到意外獲得很多網友的鼓勵與支持,還幫她找了很多偏方,讓她重新體會人情溫暖,也更有力氣和病魔對抗!
不過,網路畢竟是個虛擬、充滿想像的世界,實在很難說不會有婚外情之類脫序的事情發生,能不能理智地區分虛擬的心情與現實生活,這就得看網友抱持的是怎麼樣的心態。
網友見證篇
暱稱:不想睡
年齡:32歲
職業:家庭主婦
參與同居網站時間:八個月
在虛擬網站上有一個同居人的不想睡,在真實世界中才剛結婚,但她的同居對象並不是她的先生,「我在談戀愛的時候就已經和人『同居』了,當時是因為覺得戀愛談到了成熟期,戀愛的感覺不見了,兩個人相處就是一般的生活,而且他很忙,常常出差不在,我想找人說話,但同事下班了也就不連絡,同學朋友成家了也無法一直打擾,所以決定上網寫寫個人心情,就一直到現在了!」不想睡說,她的同居人也知道她要結婚,還送來了結婚禮物,雖然兩人沒見過面,「可能曾經擦身而過吧?我很enjoy這種感覺!」
問她有沒有想過和同居人發生進一步的感情?她倒是很清楚明白,「我想過,但很理性地知道不可能,對方也是個有家室的人,根據他的說法,是因為覺得結婚之後在柴米油鹽中生活,有些事無法對太太說,需要找一個人說話,又不想真的外遇。」不想睡認為,成年人對於感情的拿捏還是比較保守,照片、真實資料絕對不透露是共識,這也是不給自己帶來困擾的方法,「我想,我們都只是想找一個心的出口,找一個離開現實的空間。」
不過,不想睡倒是覺得這樣的關係也沒什麼不好,「而且等我結婚之後,才發現他成了我的婚姻諮商,關於已婚男人的心情,他可是我的導師!」至於這樣的同居關係還能維持多久?不想睡笑笑說:「可以同居一輩子吧!或許等到有一天我們老了,或喪偶了,再約出來見面,成就一段遲暮之戀!」
暱稱:大湯姆
年齡:26歲
職業:資訊業
參與同居網站時間:一年多
經過朋友介紹參與虛擬同居網站的大湯姆,最初是想把自己寫的作品「po」到網路上和別人分享,有時候上網看看別人寫的心情日記,沒想到竟然能在網路上認識現在的女友,「我覺得自己是先照顧了她的心情、認識她的心情,覺得彼此有很多相同的興趣、想法也很接近,才考慮見面交往的。」在網路上相識到見面交往,目前大湯姆和女友已經有一間經營八個多月的愛情公寓。
大湯姆說,同居網站上以日記或留言版的形式做第一步接觸,這和一般的交友網站很不一樣,「交友網站上很多是以照片為主,直接而且透明地將個人長相曝露在網友面前,所以網友也很直接地以貌取人。」大湯姆說,透過同居網站篩選自己喜歡的對象條件,也比較能認識和自己興趣相投的網友。
在他們的公寓裡,兩人一起設計了一個窩,養了七百朵花,他也常常透過網站上設計的小禮物、小卡片或留言版,為女友打造驚喜,「在這個空間中只屬於兩個人,一起設計房間也是一種互動,同時讓我懂得尊重別人的想法,比起其他的交往方式更親密。」
對一個大男生來說,在網站上澆花、養寵物,會不會覺得是女生玩的辦家家酒?這一點,大湯姆倒是持相反的看法,「我覺得把花養好就像是對愛情的負責任一樣,是一種持之以恆的訓練。其實,每天花一分鐘澆花,簡單的動作提醒了現實生活中忙碌的我,每天花一分鐘關心或想念她,讓我每天都能對愛情付出一些。」現實生活中無法表現的情意,統統能透過網路實現!
暱稱:棉花糖
年齡:25歲
職業:上班族
參與同居網站時間:近一年
說起話來甜甜的棉花糖,真是人如其名,而她加入虛擬同居網站的原因也像她的人,「因為看到網站風格設計很可愛迷人,同居的玩法也很特別,當時正好也想認識新朋友,所以就決定和朋友一起加入。」這也是棉花糖第一次的網路交友經驗!
目前棉花糖有一個先同居、後交往的男友,兩個人也是從彼此的日記上認識的,後來之所以邀請對方一起同居,棉花糖想起來都覺得好笑,「因為我不太懂得網路上一些功能的用法,不小心按到了邀請同居的按鍵,就這樣,他成了我的同居人。」同居初期,兩個人一點也不像在同居,每天回「家」的時間不一定,各自玩各自的,但她發現對方經常留言關心鼓勵她,也會照顧她的心情,不定時地送她小卡片,讓她覺得很窩心,「有一陣子我出國,無法上網路,回國之後發現他一直留言給我,讓我覺得很感動。」
棉花糖本來並沒有打算和網友交往,對網友的期待也不高,「因為聽說網友都會灌水,把自己形容得很棒,加了很多分數。」所以當對方邀約見面時,她也只是當做認識新朋友。「見面之後發現彼此真的很有緣,也很投契,所以見面後一週,我們就決定正式交往了!」
現在,他們的愛情小窩更溫暖了,自從交往後,重新打造了兩個人的家,也灌溉了一片美麗花園,即使天天見面,還是每天回「家」,那是他們愛情世界的另一片天地,是真實世界的感情延伸。棉花糖覺得透過網路的心情抒發,更能發現人的真實面,所以她也將這種從心出發的感覺傳達給朋友,不少朋友也開始加入網路同居一族!
教戰手冊篇
玩同居 先懂保護自己
在網站上認識、見面十八天就結婚的幸福案例不是奇蹟,但在網路上感情受騙的案例也不少,不論是交友網站或是同居網站,「自我保護」的態度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網路世界隔了一層模糊的面紗,網友之間發生的騙局層出不窮,是網路族無論如何都要特別留心的事。
網路上的騙局無法抵擋,網友除了重要資料不要外洩,或從彼此的溝通中了解網友的態度、自己睜大眼睛之外,還可以尋求網站設計的機制,做為保護自己的方法。
像在「同居理想國」中為了保護網友的權益,賦予每位網友分居決定權,讓網友在虛擬世界裡也能觀察人與人間的互動,多一些自我保護。而在「愛情公寓」中,除了基本具備的檢舉黑名單之外,網友不想曝光的日記、留言、照片,統統可以隱藏,或是只開放給好友;而當網友相約見面,女方可以透過網路將見面的地點、時間、對象等細節,傳送到三位好友的電子信箱做為紀錄。這些服務不但是網友自身的保障,也可以視觀察網站經營者對於安全維護與網友照顧的標準。
想同居 要懂箇中陷阱
‧心態很重要,不要抱持著一定要交朋友的出發點。
‧不要被網路上的照片和個人資料所迷惑,那些都有可能造假。
‧網友的甜言蜜語可以聽,但不要聽進去,更不要放在心上。
‧從對方的文字和誠意去觀察。也可以從社群中觀察他和別的網友的互動。
‧誠心誠意,才能找到同樣誠懇的網友。
‧不要隨便答應邀約和對方見面。
‧要見面之前先做好保護自己的準備,像是找朋友相伴、告訴朋友你們見面的時間、地點等詳細資料。
‧網路同居畢竟是虛擬的,區分真實與虛擬世界,避免混淆與投入太深。
網婚,是喜?是憂?
中國校園網編輯整理
“網婚”一詞,最近成了上網族的流行語,目前已有近12萬人參與到“網婚”這一虛擬婚姻之中。但最近關於“網婚”的一喜一憂兩件事,則讓人不得不對“網婚”產生足夠的重視,並由此對虛擬婚姻和傳統婚姻的踫撞進行深思。
“網婚”令人喜–虛擬時代來臨的標志
大喜事是在2月14日–記者獲悉,這一天,著有長篇小說《積木之城》的年輕網絡寫手何從將和她的男友阿累首次在網上(www.goldnets.com)舉行婚禮,這對在網上這個虛擬空間認識的年輕人,終於走進婚姻的殿堂,但他們選擇的方式是“網婚”–在這一當初相識的虛擬時空舉行慶典,網蟲們都可作為“親朋好友”應邀出席婚禮大典,“網婚”那天,該網站將采用論壇bbs留言、聊天室現場直播、首頁刊登圖片、首日刊登新娘的長篇小說等方式舉行慶典。
新娘的父親恰巧就是復旦大學的知名教授顧曉鳴,看上去,顧教授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指著剛剛出版的網絡刊物上的照片說:“瞧,這就是我的女婿和女兒。”他說女兒網上婚禮日期已定,而雙方父母家宴的日期則排在“網婚”之後再考慮。
顧教授對於“網婚”表現出莫大的重視:“‘網婚’,或許就是21世紀這個虛擬時代來臨的標志。在21世紀,虛擬化將成為潮流。虛擬,借寬帶等技術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分隔在各地的網友可以在同一良辰參加新人的婚禮,這是新世紀人的情感空間和交際範圍的無窮擴展,個人真正融入人類大家庭中了。”
“網婚”令人憂–虛擬婚姻挑戰傳統婚姻與上述大喜事相對應的則是一件令人煩惱的離婚案,“網婚”這一虛擬婚姻已對傳統婚姻產生了挑戰。這是近期某媒體報道的一件事:結婚還不到一年的倪小姐最近哭鬧著要求律師代理其離婚訴狀,緣起丈夫的“網婚”,女方說:“我老公對我不忠,他在網上和一個連面都沒有見過的女人‘結婚’,還有‘孩子’了!我非要和他離婚不可!”這原是一對恩愛小夫妻,近一個多月,倪小姐發現丈夫對上網異常鐘情,而且常常神情“詭異”。紙終究包不住火,倪小姐終於發現他在網上“金屋藏嬌”!想到自己還沒有孩子,而丈夫卻已與別的“妻子”為撫養教育“兒女”操起了心,倪小姐怒不可遏:“我非要和他離婚不可!”
於是,有人驚呼:虛擬婚姻開始挑戰傳統婚姻!“網婚”這個遊戲未免有點太過分,俗話說:婚姻豈能兒戲,現在,婚姻竟真成了兒戲!網上隨便就能成婚,那民政局的一紙公文和紅圖章還有什麼神聖性可言呢?
“網婚”好熱鬧–結幾十次婚也無所謂根據他人指點,記者來到一個可以“網婚”的虛擬社區。上網族正是在這裡體驗著另類“婚姻”,過著“一夫多妻”制的生活。
社區裡的婚姻規則規定:結婚時,可以進入教堂,神父將為你主持結婚儀式;訪問者隻要注冊成為該社區的會員,就可以與他人“戀愛”,直至“結婚”;在舉行“婚禮”那天,“夫妻”甚至可以邀請“親朋好友”參加,最後在他們的嬉鬧和祝福聲中,進入“洞房”;婚後,“夫妻”兩人的金錢共同存放在一個“包”裡,“油鹽醬醋茶”等生活開銷共同支配;“夫妻”可以領養一個孩子 要是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就可以“離婚”,然後再“結”再“離”。在這裡,一個人結婚幾十次也不足為怪。
傳統婚姻經受挑戰–錯在“網婚”還是婚姻本身虛擬婚姻挑戰傳統婚姻,人們的觀點各異。有人說,“網婚”與道德相悖。“網婚”是個新鮮刺激、充滿爭議的遊戲。這種遊戲在屏幕上充斥著“性”語言,超過了一般遊戲範圍,與我國的倫理道德甚至法律相悖。但也有人反駁道,“網婚”是假的,這反而能防止現實生活中婚外戀的發生,因為你已提前體會到了婚外戀擔驚受怕和內心負疚的感覺。
顧曉鳴教授則一針見血地解釋了“網婚”為何出現的原因:人有許多隱蔽的欲望不想顯示給別人看,但又想實現這個欲望,這就需要通過虛擬空間來實現。但“網婚”作為一種成人遊戲,它無法避免自身的一種悖論,想“網婚”者是為了獨自地擁有對方,與對方建立一種特殊的互相牽制的關繫,但參與“網婚”者恰恰反映出的是他渴望多元的情感關繫。
對於“傳統婚姻經受挑戰”的問題,顧教授認為錯不在“網婚”。從人類歷史發展來看,婚姻是特定階段的產物,隨著人類生產方式、情感模式、交流模式和生育模式的變化,婚姻作為各種交往方式中的一種也不得不經受嚴峻的考驗,於是,有的人已經拒絕了婚姻的契約,現在,新的一代對結婚說“NO”的戀人、單身貴族和單親家庭都日益普遍。
顧教授最後總結道:“網婚”是一種值得深入觀察的當代文化現像。它是人類在堅持一夫一妻制情感困境中的一種嘗試。現實中,離婚往往是“想換一個處境”的想法的沉重後果,但“新婦不如故”的體驗往往伴隨著結了卻離、離了又結的人們,“文化”始終是人類真實生活的彌補和升華,虛擬的網絡不過以更不可思議的方式顯露出它的真相罷了。
資料來源:http://www.54youth.com.cn/big5/paper109/2/class010900003/hwz89104.htm
誰最熱衷”網婚”
“你有幾個老婆?”
“5個,你呢?”
“我有8個!”
不要以爲這是《鹿鼎記》中韋小寶的對話,這是網吧裏一幫十四五歲男女學生的對話。據調查,對”網婚”最鍾情者當屬十幾歲青少年。記者春節回老家探親,在偏僻的縣城,發現網吧隨處可見。一大早網吧門前就排滿了自行車,進去一看,幾乎全是十幾歲滿臉稚氣的孩子。問他們上網幹什麽?一位網名叫”我是美美”的女孩子滿不在乎地說:”聊天”。據她說她有3個”老公”。她說,在網上談朋友很安全,家長和學校都不會發現。
一名年僅16歲但有過數次”網婚”經驗的男孩子出語驚人:我剛新婚不久,婚禮好熱鬧!遺憾的?quot;老婆”是美是醜不知道。我覺得網上結婚比起現實生活新鮮、刺激。和”老婆”聊膩了再換一個就是了。他說他的好多同學都有”網婚”經歷。
據報道,前不久,青島一名17歲的女孩子在兩個月裏約見了8個”網上情人”。春節前,煙臺一名年僅15歲的女學生,爲了和網上結識的”白馬王子”相會,竟從家裏偷出萬元鉅款,千里迢迢跑到蘇州。幸被上海鐵路民警及時發現,才未發生意外事件。
目前的網上聊天室裏,青少年是絕對的”主力軍”,聊天的主要內容就是和網上”戀人”談情說愛。
對此家長怎麽看呢?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元中學生家長,對於孩子們的”網婚”現象,許多家長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道。家長本來工作就忙,再加上不懂電腦知識,不知道孩子上網究竟在幹什麽。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上網就認爲是在學習。
除了”網婚”外,網上還有一些虛擬遊戲也有類似值得擔憂的問題。如某一女性網站推出的”網上養男人”遊戲,據稱甚得女大學生的青睞。記者試著上了一下,發現挑逗的”性談”非常惡俗露骨,令人作嘔。難怪有識之士對此深爲憂慮。據調查,網上受害者年輕女性居多,女孩子感情脆弱易衝動,往往被網友的甜言蜜語所迷惑。教育專家指出,網路是虛擬的世界,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判斷能力較差,通過網上接觸與異性會面、交往極易上當受騙,孩子們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候,過多地沈浸在虛擬的世界裏,嚴重影響孩子們世界觀的形成。爲了孩子,爲了未來,家長、學校和全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採取適當的措施加以引導,以免孩子們誤入歧途。
資料來源:http://sq.edu123.com/xiaoyuanhaibao/chapter-6-3.htm
“網婚”,危險的遊戲
【08.25 人民日報】
“什麽時候爲我生個孩子呀?”“你今晚穿什麽睡衣啊?”不要以爲這是生活中夫妻之間的對話,這是網上某個虛擬婚姻社區裏一對熟悉的陌生“男”“女”(不知道真男真女)的對話。
不是不明白,而是世界變化太快,雖然現在談網色變,但是,網路仍然和時尚挂著鈎,於是“婚姻”這個嚴肅的話題被冠上網路兩字之後,也成了另類。對愛好新潮的網民來說,“網婚”已成爲繼“網戀”之後的又一新“時尚”。“網婚”其實有兩種意思,一種是“網上婚禮”,就是把現實生活中的繁文縟節的婚禮搬到網上舉行,網上的夫妻就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夫妻。另外一種說白了就是“婚姻遊戲”,不過是一個讓網民能在此發喜貼舉辦婚禮,掙錢買房子、種花飼養寵物的虛擬部落。我們這裏要說的“網婚”就是後一種——虛擬婚姻,網上的夫妻倆,在現實生活中壓根就不認識,也許相隔十萬八千里,但在網上,倆人相親相愛,稱妻稱夫,訴不盡的夫妻衷腸。
有一次我進入一個“網婚”的虛擬社區,正巧碰上該社區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正在爲一對名爲“小天使”和“大魔頭”的夫妻舉行“網婚”,祝福的話隨處可見:“祝你們白頭偕老”、“早生貴子”等等。在一陣嬉鬧聲中“新人”進入了“洞房”。這作爲現實生活的夫妻的網上遊戲還湊合說得過去。但玩這些“過家家”遊戲的並不是真正的現實夫妻。兒童玩起小時侯“過家家”來有滋有味,充滿了童趣和天真,也許會讓人生出許多感慨。但兩個現實生活中的陌生成年人也在網上玩起“過家家”來,與其說是“時尚”,不如說其是無聊的遊戲。這是在幹什麽?
“網婚”這個遊戲未免有點太過分,俗話說:婚姻豈能兒戲,現在,婚姻竟真成了兒戲!網上隨便就能成婚,那民政局的一紙公文和紅圖章還有什麽神聖性可言呢?“網婚”引發的故事很多,卻又驚人的相似:在四川,結婚還不到一年的倪小姐要求律師代理其離婚訴狀:她老公在網上和一個連面都沒有見過的女人“結婚”,居然還有了“孩子”!倪小姐大怒:我非要和他離婚不可!而在珠海,一對新人就要攜手步入婚姻殿堂,婚紗已挑好,客人都來了,新娘突然變卦,宣佈取消婚禮。原因是新郎在網上跟好幾個女人談情說愛。新娘說:和別的女人共用一個“老公”,我受不了……的確,身體在現實,心在網路,這樣的婚姻,究竟能夠走多遠?
其實,“網婚”,不過是虛擬網路吸引網民的小把戲,在網上同居、結婚生子,或者是領養男寶寶,都是一種虛擬的行爲,參與的雙方從未見過面,甚至也沒有聽過對方的聲音,面對的只是一個個字元,就算動了真情,愛上的也不是“真實的對方”,而是他(或她)寫來的“愛的告白”和他(或她)表現出的個性。愛上了一堆字元能算是愛情嗎?更何況這堆字元所表露的也未必是真實的。也許現實中他脾氣暴躁,愛發火,但是網路中他卻可以像謙謙君子般照顧“妻子”;也許現實中她非常懶散,連蛋炒飯都不會做,但是網路中她卻可以是一個最辛勞賢惠的“妻子”。網路中,人的個性可以由自己任意安排,無需承擔任何責任——多麽危險,多麽可怕!
誠然,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很多傳統的東西與觀念可能會因此而改變或淘汰。但無論如何,婚姻,尤其是真正意義上的婚姻絕不能在網路中生存。畢竟真正的婚姻是現實的。家不是用網路虛幻的,更不是一場遊戲,而是是夫妻雙方共同用愛建造的。只有在那裏,當你衣服髒了,有人爲你洗;當你生病了,有人守在你身邊,巴望著你早日康復!家也不是靠電子郵件維持的,是平淡地嘮叨著柴米油鹽、鍋碗瓢勺。網路上的家僅僅憑自己的性情,而實際生活中的家是用愛、關心、責任感及其太多太多的情感建立的!這一切是網路無法給予的。
網婚如同小孩玩“過家家”遊戲一樣,帶有性色彩,這種“柏拉圖式戀情”,儘管是現實情感生活的一種調節,但只要是帶感情色彩的,就會對現實生活中的感情産生負面影響。在網上你是和活生生的人交流,有交流就有共鳴,有共鳴就會有“故事”。你想,要玩這種遊戲,必定要在網上花很多時間。與其花這麽多時間在網上“追求戀人”、過“夫妻生活”,還不如把時間、精力花在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夫妻感情的培養上。 所以,我們那些迷戀于成人童話的人,該是夢醒時分了,畢竟成人童話演不了多久!
資料來源:http://cn.news.yahoo.com/020824/71/17qe3.html
網戀:一個不得不正視的世界性話題
【2002.07.18 北京青年報 文/淩子】
不管你接受與否,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對於精神孤獨的人們來說,迪斯可舞廳和單身酒吧已經成了遙遠的記憶,網戀,則成爲一個不得不正視的世界性話題。
-上網約會成時尚
特裏希·麥克德莫特是美國達拉斯“浪漫派對”婚介網路公司副總裁,從事婚介工作
已有15個年頭。她剛開始是在傳統的婚姻指導機構裏工作,現在則是在世界上最大的網上約會網站工作。“浪漫派對”網於1995年正式啓動,7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僅僅在近兩年內,其利潤就翻了一番。麥克德莫特認爲,現代人的人生態度已經轉向新型流動生活方式上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人們工作的時間太長,沒有很多機會與別人交流。
在紐約,一些人每周最多的時候要安排10次左右的網上約會,有時候一個晚上就會有數次約會。他們在網上也許遇不到人生伴侶,但上網約會的確已經形成了一股熱潮。
隨著時間的推移,網上約會宣傳正逐漸變成一種藝術形式,人們放在網上向別人推銷自己的個人簡介更注重文采,個人圖片更注意個性化,就像商業廣告通常所做的那樣。有些人經常創作出內容不同的個人簡歷,有些人則每周更換一次個人照片。
網路革命之初,網上個人宣傳是網站創辦者首先開闢的服務專案之一。正是這種業務的開展,吸引了大量單身男女。據美國一份統計資料顯示,超過50%的單身網友在三年內能夠從網上找到異性伴侶。
今年36歲的蘇姍娜是新一代網上約會人的典型代表。安排每一次約會,她就像部署新的軍事行動一樣煞費心機:這個晚上當一名愛說愛笑的喜劇演員,下一個晚上又以一名電腦程式員的形象露面。回憶過去,蘇姍娜認爲網路重新給了她信心、使她仿佛又回到了激情四射的少女時代。
-網上約會有原因
據巴思大學的研究證明,有三分之一的網路用戶接觸網絡的目的是爲了尋求建立某種在實際生活中得不到的人際關係。一位28歲的被採訪者把網上衝浪比喻成到商店購物:“如果找不到你理想的人,或者你不喜歡某人的聲音,你就可以一直點刪除鍵。網路世界裏的事情做起來最爲輕鬆。”
麥克德莫特認爲,互聯網正在對男女之間那種傳統意義上的交往産生重要影響。她稱這種現象爲“由內到外愛上一個人。”“在網上遇到一個人時,人們很少知道這個人長的什麽樣。問題是這個人給你的感覺怎麽樣。因爲人們都不用真名,很少感到害羞,他們就更渴望能夠敞開心扉,甚至願意大膽暴露自己的缺點。”
巴思大學進行網上約會現象研究的傑弗·加文博士同意麥克德莫特的觀點。他說,雖然網上的自我介紹仍然走其他媒體上的老套(人們總愛給自己的身高加上幾釐米,給自己的體重減去幾公斤),而當人們實際見面時,只要雙方間已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係,一方可能會原諒對方在網上所撒的無關緊要的謊。
對於許多女性來說,約會網站是她們的一個好去處,在這裏她們可以用比在夜總會或酒吧裏更前衛的方式跟男人們交流。加文博士說,和他談過話的女性都說,通過互聯網上的交際活動,她們感到自己得到了解放,感覺更加自信、更有優勢了。其中一位有過網上約會經歷的女性說:“雖然我現在已經停止了網上約會,但我發現自己更有吸引力了,我對人們微笑得多了,我也更有自信心了。”
不論是否遇到了自己的伴侶,沒有人會對自己試圖在網上找到自己的意中人而感到後悔。參加過網上約會的人們都認同這樣一種觀點:他們已成爲現代生活中一個獨特的群體。正像麥克德莫特所說的:“科技始終在給我們的約會方式帶來革命。起初,它給我們帶來火車,使我們能夠到處旅行,去見陌生的人們。後來,它給我們帶來了電話和汽車。互聯網則是另一次革命。但具有諷刺性的是,這一技術最終意味著你還是要和你所愛的人面對面地坐在一起。等你們二人沿著走廊走過去的時候,互聯網只不過是一片模糊的記憶而已。”
-網上約會帶來巨大商機
麥爾·莫裏斯16歲就離開了學校,把他的時間和精力都交給了資訊技術。等到20歲的時候,他已經成了米德蘭和美國西北部地區小有名氣的一名資訊管理顧問。後來又在美國幹了15年後,他回到了英國德貝,這裏是他的家鄉。
跟他一起衣錦還鄉的還有他的貌美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他們還帶回了一筆家產。在家鄉,他同時幹起了幾項實業,在英國開辦了一個硬木地板公司,在西班牙開了一家房地産公司。最後,他還開設了一個婚介所,負責聯繫安排未婚男女之間的約會見面。
莫裏斯說:“剛開始的時候,我還不是太相信約會公司能夠做大,後來我才認識到,我可以把安排約會的想法與我所掌握的全部網路知識結合起來,成立一個約會網站。”1998年,udate.com網站開辦起來了。在德貝當地的支持者們的資助下,新網站最初的投資爲850萬美元。
很快,經常登錄udate.com網站的用戶就達到了50000個。經常登錄該網站的用戶達到100萬名時,莫裏斯認爲他們的這一事業已經做得很不錯了。這時,他們的網站平均每月可進賬25萬美元左右,udate.com網站也因此躋身全球十大約會網站。2001年情人節那天,udate.com網站打破有人提出的“誰也無法把商業與愉悅結合起來”的荒謬論斷,兼併了kiss.com網站。到2001年,他們已擁有1000萬名用戶,取得了200萬美元的淨利潤。經過兼併後一年的努力,去年一年他們共收入了4600萬美元,淨利潤1600萬美元。現在,該網站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約會網站,僅次於“浪漫派對”。
莫裏斯每天都要與年輕的職員們見面,因爲他認爲這樣可以不斷從年輕人那裏得到新的想法。網站成立之初,他曾專門投資6萬美元與其他人的網站簽署合作協定,目的只是爲了觀察對方業務方面的新動向。莫裏斯現在打算在網上爲用戶開通文字資訊服務:用戶可以爲自己想要尋找的約會物件設置限制條件,當查找出滿足自己條件的約會物件後,再打電話與他們進行聯繫。
通過網上約會喜結百年之好的新婚夫婦的數目越來越多,以往,莫裏斯總是派人出席新郎新娘的婚禮,現在他們只好給新人送一束鮮花表示祝賀,因爲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網戀也有不和諧音符
當然,網戀不會都一帆風順。有一位通過網上約會結婚的大學教師對一家小報記者說,他發現自己的婚姻行將走向絕路,但他仍試圖與妻子和三個孩子挽回過去的生活。
據說,現在有一個叫www.wildxangel.com的網站是專門爲遭遇網上約會悲劇的人們開辦的。上面有一篇文章報道說,有一批美國人花了兩個月的工資給他們所交的泰國女朋友打電話。後來這些人的泰國女友到了美國,與她們的“未婚夫”們結婚。這些泰國姑娘對舉行什麽樣的婚禮並不介意,但對於將和她們一起過日子的未來的丈夫的銀行賬號倒是很有興趣。
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網上詐騙行爲。上互聯網約會網站的人們當中,有男騙子,也有女騙子,他們利用人們孤獨和非常希望與別人共用生活樂趣的心理大肆行騙。他們中有的在報紙上大做“互聯網愛情聊天室”等誘人廣告。
資料來源:http://www.exinxing.net/net/2002813145241.htm
同居到底咋回事
【2001.12.28 四川新聞網】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新婚姻法的司法解釋,對適用新婚姻法過程中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作了解釋性規定,“同居”、夫妻財産、探望權等一些在新婚姻法實施中碰到的疑點問題得到了明確和細化。
◆ “同居”不等於婚外戀
新婚姻法中的“同居”曾被許多人誤解,將重婚、婚外戀納入此範疇。這次司法解釋給予了明確規定:“有配偶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有配偶與他人同居”不同於重婚和婚外戀。重婚是犯罪行爲,指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同居應是以婚姻名義的,應受刑法制約。違反紀律、道德界限,搞婚外戀、通姦則屬於紀律和道德譴責範疇。判斷是否爲“有配偶與他人同居”就要看雙方關係在時間上的持續性、關係的穩定性和是否居住生活等方面。
◆ 私産不再自動“充公”
很多人都知道,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産,在婚後若干年後就被作爲家庭共有財産,所以有些人在結婚前惦記著對方的錢包。現在司法解釋明確指出:除當事人之間另有約定外,依法屬於一方所有的財産,不因婚姻關係的延續而轉化爲夫妻共同財産。
◆ 探望權受法律保護
司法解釋規定,不管在判決書中涉不涉及探望權,但當事人就探望權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都應受理。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和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徵詢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後,認爲需要中止的,依法裁定。中止探望情形消失後,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 不得向“二奶”要賠償
婚姻法規定,因一方有過錯並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提出損害賠償請求。那麽“二奶”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嗎?司法解釋規定,無過錯請求權只能由無過錯方向自己的合法配偶提出,不得向婚姻關係以外的其他人提出。
資料來源:http://www.cnmaya.com/shtom/house/tenancy/xtjsd/item/2001_12/609273.shtml
大學生同居 司空見慣
【2002.03.22 中時晚報 楊欣怡/台北報導】
有人認同不要婚前性行為,也有人頗不以為然。不少大學生就表示,現代大學生的性行為早就是家常便飯,聖潔的真愛運動恐怕改變不了什麼。
北部某國立大學徐姓學生就表示,從男生宿舍裡的情況,就可以探知現代學生的婚前性行為有多普遍,很多男同學都會把女生帶回宿舍裡住,而且還會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宿舍教官也莫可奈何,有些男同學就會抱怨,這些人怎麼「連賓館的錢都付不起」。
另一位學生則表示,多年前清華大學研究所發生洪曉慧情殺案,當時幾個研究生複雜的多角性關係,其實只是曝露冰山一角,過了這麼多年,校園裡的男女關係早已比當時更開放,現在男女同學同居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性行為更是稀鬆平常,司空見慣,這名學生甚至覺得,「現在有哪一對男女朋友不發生性關係?」
只不過,大學生由於受的教育比較多,所以通常都會有防範措施,意外懷孕、產子等情況發生的機率較低。部分學生認為,高級知識份子因為擁有的資源較多,所以更容易「挑戰道德」,加上西風東漸,無論美國影集或是日劇,男女朋友的性關係都是青少年時期就發生,所以現在他們即使看到宿舍浴室裡的「四腳獸」(指男女共浴),頂多也只是會因為四隻腳而嚇一跳,並不會因此而大驚小怪。
網上聊卅分鐘 一男二女同居
【2004.08.19 聯合報 林順良/屏東縣報導】
屏東縣李姓銀行職員在網路聊天室搭上兩名少女,線上交談不過卅分鐘,三人即決定租屋同居。警方據報將李姓男子查獲,少女家長懷疑他大享「齊人之福」,雖然他否認,警方還是依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等罪嫌移送法辦。
警方調查,四十九歲的李姓男子未婚,三個月前上奇摩網站聊天室與兩名少女聊天。這兩名少女也是在網路上結識,分別為十六歲及十七歲,均是輟學生,一人住高雄市,一人住嘉義市。
警方說,三人線上交談不過卅分鐘,互相都覺得有必要見面深談,即相邀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門口碰面。由於大家相談甚歡,雖然年齡差了一大截,仍決定進一步交往,李姓男子也興沖沖在屏東市租屋子,邀兩名少女共住。
屏東警方執行「青春專案」時,接獲民眾檢舉,指住家附近天天清晨有兩名來歷不明的少女出門買餐飲,很可疑,即派員按址前往查察,發現是彼此關係不明的一男兩女同住一屋,而且男的年齡與兩名少女差了一大截。
警方通知兩名少女家長趕來,家長懷疑李姓男子看少女年輕好騙,堅持指控他妨害家庭。李姓男子警訊一再否認與二名少女有曖眛關係,辯稱只是可憐她們出外無處可住,所以收容她們。兩名少女也說,並未和李發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