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不談-評論

搶救遛鳥學生行動聯盟 連署結果報告

長庚不顧輿論嚴懲遛鳥俠,學生身體自主權沒保障
搶救遛鳥學生行動聯盟 連署結果報告 2003.7.24

本聯盟自6月29日起發起「搶救長庚大學遛鳥學生行動」提出撤銷處份的訴求後,獲得廣大的迴響,在短短兩週內有五千多人連署,行動至今將近一個月,累積連署人數已達萬人以上(連署人的身份比例為:學生佔85.3%,社會人士佔14.7%)。期間為確保當事人申訴的過程不至於承受校內校外過多壓力,我們並未針對該事件持續升高訴求,僅透過連署來表達我們對該名學生的支持以及對長庚大學管理單位態度反覆的抗議。然而很遺憾的,在申訴期間屆滿前,該名同學沒有提出申訴,而校方管理單位也忽視大眾輿論之反應,始終未針對過當的懲處採取調整的動作。
這整個事件我們透過連署行動累積了一些觀察,報告如下;
Continue reading…

遛鳥有理、貼圖無罪──搶救遛鳥學生行動聯盟最新聲明

遛鳥有理、貼圖無罪──反制保守威權迫害、爭取身體網路自由
◎搶救遛鳥學生行動聯盟

在長庚遛鳥俠事件中,社會中的保守威權不但嚴懲遛鳥俠,也還想進一步緊縮壓制網路空間。桃園縣警方聲稱要追查將遛鳥照片上網者。中國時報的專欄則把何春蕤的人獸交網頁連結事件與遛鳥俠事件相提並論,認為兩者的關鍵在於圖片在網路上的傳播,使得不特定人可以共見。從這類言論看來,未來可能會挑選一兩位在網路上傳播遛鳥圖片者,殺雞儆猴。這是保守威權在面臨一片指摘聲中的惡性反撲。值得我們在此嚴正地提出分析反駁。

保守威權的說法是:只要把暴露身體照片放在網路上流傳,就因此使不特定人可以瀏覽。保守威權的這個說法將這些事件的本質過度簡化,也是對網路傳播的一種誤解。
Continue reading…

守信無罪,裸奔有理-搶救遛鳥學生行動聯盟連署說明

來自聯盟的緊急告知

連日來各位的關心,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尤其是對遛鳥俠的連署支持,已經讓我們的空間呈現過熱擁擠的狀態,希望有能力的朋友能夠提供我們空間(頻寬大、穩定,能跑cgi的空間)。或是有其他連署活動願意幫忙,也請聯絡我們,讓我們的努力能夠持續下去,謝謝!!

請同時參考聯盟七月二日的最新聲明!

◎搶救遛鳥學生行動聯盟
Continue reading…

大老闆們,別再洗廁所了!

◎luki

一開始先是在電視新聞上、後來則是在報上看到「409 位企業主管,捲起袖子洗廁所」這樣的報導。雖然大老闆要做什麼,是他的個人自由,但是依報導來看,既然這是(1)一群人一起幹的事、(2)有人帶頭、(3)而且據稱還是日本的舶來品(「以他創辦了十年的清掃學習會證明,人會變得謙虛惜福,掃廁所也能悟出人生道理!」),那麼可以想像,說不定掃廁所這回事,在媒體和「企業政戰體系」(BPI: business propaganda institution,例如某種《天下》式鼓吹自我犧牲價值的文宣體制)的鼓動下,不久便會在台灣吹起流行。接著,在學校和軍隊(尤其是軍隊;嗯?傅科是不是說過,這兩個地方,跟監獄有結構上的相似性,而我們不該覺得意外?),也會有人開始說:你看,連大老闆都要從掃廁所中學習,可見掃廁所是有益處的。如此這般,直到把大家的胃口搞壞(ad nauseam)為止。
Continue reading…

不是「偶像崇拜」,是「迷文化」

◎伊蓮

拜讀陳蒼多先生於二十六日自由廣場投書「『喬丹旋風』之後」,很高興陳先生提出在高中或大學中開設類似「偶像崇拜現象」或「偶像崇拜心理」的通識課程,呼籲正視這個現象的建議。但可惜解讀喬丹及其他影星掀起的旋風的角度仍是這些迷們「缺乏自信與理性」,依舊否定了及窄化了,台灣稱為「偶像崇拜」,但國外已經有多年研究的「迷文化」Fan Culture。

所謂的「迷」fans,是指對特定演員、歌手、電影、電視節目、作家、球星、名人、品牌等極度喜愛、熟習及認同,並能從中衍生出自己的詮釋的人。他們是活躍積極的閱聽人與消費者,甚至可以左右生產者(比如投書抗議劇情,或是這次喬丹事件要求主辦單位道歉)。他們並非「缺乏自信與理性」,事實上他們相當精明,擅長收集情報。他們並不是獨自一人活動,而是經常和同好交換意見,有時規模大到可形成意見團體,甚至可以推動原本不受注意的事物。比如霹靂火在網路族間引起的熱烈討論及KUSO文化,最後居然讓霹靂火變成全台灣的熱門話題。有了網路後,迷們更利用此一媒介擴大意見影響範圍,就常見有記者拿討論區的意見與消息去詢問明星。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