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偶像崇拜」,是「迷文化」

◎伊蓮

拜讀陳蒼多先生於二十六日自由廣場投書「『喬丹旋風』之後」,很高興陳先生提出在高中或大學中開設類似「偶像崇拜現象」或「偶像崇拜心理」的通識課程,呼籲正視這個現象的建議。但可惜解讀喬丹及其他影星掀起的旋風的角度仍是這些迷們「缺乏自信與理性」,依舊否定了及窄化了,台灣稱為「偶像崇拜」,但國外已經有多年研究的「迷文化」Fan Culture。

所謂的「迷」fans,是指對特定演員、歌手、電影、電視節目、作家、球星、名人、品牌等極度喜愛、熟習及認同,並能從中衍生出自己的詮釋的人。他們是活躍積極的閱聽人與消費者,甚至可以左右生產者(比如投書抗議劇情,或是這次喬丹事件要求主辦單位道歉)。他們並非「缺乏自信與理性」,事實上他們相當精明,擅長收集情報。他們並不是獨自一人活動,而是經常和同好交換意見,有時規模大到可形成意見團體,甚至可以推動原本不受注意的事物。比如霹靂火在網路族間引起的熱烈討論及KUSO文化,最後居然讓霹靂火變成全台灣的熱門話題。有了網路後,迷們更利用此一媒介擴大意見影響範圍,就常見有記者拿討論區的意見與消息去詢問明星。
Continue reading…

過於簡單的歷史觀,與其不滿

◎luki

這是一份草稿。與其說想要表達什麼,不如說更像一份讀書計劃。

和住在東京的朋友聊到了明治維新(Meiji Restoration, 1867)這件事。朋友的日本友人說,台灣的歷史教本似乎太簡化了明治維新的過程,把日本的現代化歸功於單一的歷史事件。日本友人繼續說,其實在那過程之中,有著各方人馬、各種立場的角力。支持大政奉還(還政於天皇)的大名(daimyo,即各地的藩主)並不見得是因為種種亮麗的理由而支持還政,反而是,例如,因為反對幕府將軍(shogun)的開港而起的。同樣的,反對大政奉還的人,也有是因為支持幕府開港而然。弔詭的是,或許開港的一方(幕府)對於日本的現代化比較有貢獻…… 然而這樣複雜的歷史面向,卻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中簡單一筆帶過了。
Continue reading…

【連載】美麗新世界 (十四)

◎董籬

【二十六】

由於翹班的興致已經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所以打發掉了那個同學之後,我乾脆回到社團那裡去;星期五的傍晚,很難得的,那裡一個人也沒有,我一個在那裡開著電視然後上網路,後來覺得無聊,就把我帶去放在那裡的A片翻出來看,找到幾張本城小百合的片子,隨便選了一張放進電腦中。

其實我已經有好一陣子沒看這些片子了,之前我就算有固定的性伴侶時,還是偶爾會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看A片打手槍,可是那段時間我至少四、五個月以上沒看了,可能更久了也不一定,但我自己並沒有特別注意到這樣的事情,只是在東翻翻、西翻翻,無意間找到我自己放的那一堆A片的時候,才想起來有好久沒有看了。
Continue reading…

不當逮捕Winny作者事件,京都與大阪組成十人辯護團

◎出處:京都新聞 (伊蓮 譯)

因為撰寫及公開讓人下載檔案交換軟體「Winny」,遭懷疑有協助違法複製及違反著作權法而被逮捕的東京大學特別研究助理金子勇嫌犯(33歲),他的律師辯護團14日在京都市召開記者會。「Winny對網路世界是有極大用處的系統。這次的逮捕事件將會動搖日本軟體開發環境。」辯護團嚴厲批判京都府警察的逮捕行為。

辯護團團長桂充弘律師強調金子嫌犯開發及公開Winny只是要證明(p2p)技術可行,並沒有侵害著作權的意圖。他指責「即使Winny使用者有(違法地)交換檔案,問題在於應該修改法律來對應這類的事件。」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