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實務>參考資源>從碩博士論文看頂尖大學的卓越性

嚴震生/從碩博士論文看頂尖大學的卓越性

聯合報╱嚴震生(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2014.06.10

每年六月至七月,是各大學研究所碩博士生論文口試的高峰期。為了趕畢業,許多論文都是倉促完成,不僅整體架構不夠完整、論述的邏輯前後矛盾,部分則是文句不夠通順,不時還出現錯字。最糟的是體例格式完全不合學術論文的要求,有學生在論文中使用不同的字型及不同的行距,有學生中文參考文獻未依筆畫、外文參考文獻未按字母排序。許多時候,很清楚可以看出學生剪貼網路資料,而不作任何改寫或調整。

整體而言,若是單看論文的品質,我們幾乎可以決定授與學位的大學對學術不夠尊重。當這些品質不佳的論文出現在所謂的「頂尖大學」時,我們真的要懷疑它的卓越性何在。

個人在國內念研究所時,第一學期就有一門課是學術論文的寫作,特別是注釋及參考書目該如何標明。我們是在圖書館內上課,檢視每本書的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等基本資料,學習該如何正確登載這些參考文獻,包括若是引用時多少文字以上,就不能夾在句中,而是要單獨一段引述。

當年最多使用的寫作聖經是《芝加哥格式手冊》及《現代語言學會學術出版手冊及指南》;社會科學領域則有《美國心理學會出版手冊》,正文中夾注的《哈佛參考文獻體例:學生格式指南》也很通用。無論是採用哪一個體例或格式,最重要的是從一而終。

當年在美國寫碩士論文時,具文書處理功能的電腦尚未問世,因此論文需要用英文打字機一個一個字敲出,萬一打錯就得整頁重來,因此格外小心。經濟較為寬裕的學生,還可以花錢請專業的人士代為打字,但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只能在夜深人靜、孩子睡覺時,謹慎專注地慢慢完成。

找專業打論文者的好處,就是他們非常清楚知道論文的格式,你只需要將清楚的手稿或自己打字的修正稿交給他們,基本上就能符合學校的要求。反之,若是你得自己動手,還得用尺量好上下左右的邊界該有幾公分、頁碼究竟該在右上角還下方中間、標題的格式及行間的距離等,都不能有一絲差錯,否則在繳交時就被收件的秘書打回。因為每個系或學院都有它的一致標準,完全沒有妥協的餘地。

在我開始寫博士論文時,個人電腦尚未問市,只能使用系上的公用電腦輸入論文,但已經覺得輕省很多,因為它會幫你訂好格式,同時各行能夠左右對齊,整體感覺很有出版品的價值,最重要的是完全不擔心打錯字,因為可以修正。難怪我碩士論文僅勉強擠出一百頁左右,但博士論文洋洋灑灑寫了五百多頁,這或多或少與擺脫打字機不能出錯的夢魘有關。

科技的進步增加了寫作的方便性,但並沒有論文的品質,因為現在的學生似乎不懂得如何善用新的寫作資源。「拼字及文法檢查」至少可以避免出現別字或文法的錯誤,「尋找」和「取代」可以確保翻譯的人名或專有名詞達到一致性,然而這些工具卻未能協助提高論文的品質。至於體例及參考文獻方面的錯誤,也可直接比對各系所要求的格式予以修正,絕非難事。真正頂尖大學,應是教導學生在小事上忠心,以後才有可能追求卓越。

許多找我擔任口試委員的研究生事後可能都會後悔,因為即使論文具有學術價值,但若格式前後不一,我會讓學生知道即使通過口試,我還是不會簽字,直到最後修改完成到我認為符合基本學術規範後,才會放行。畢竟,學生可以偷懶,但教授卻不能偷懶,你難道願意在品質很差的碩博士論文上留名,為它背書嗎?

文章來源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730490.shtml